佛弟子文库

本愿念佛,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

界诠法师  2020/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本愿念佛,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

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我们怎么去做。所以说“宁信古人不可信今人”。今人如果说他是一个大彻大悟,已经具足这个慧眼的话,我们可以。如果他还没具足,你硬把他恭维成某大德就是什么菩萨,那么你(要)比这个某大德,比这个菩萨还要厉害,你才可以贴那个条啊!是不是这样?

我们常常说,“啊,你是菩萨呀!”难道你给他授记啊?

你是菩萨。佛才可以有这个慧眼去看的嘛,佛看出来说你将来可以成佛,你将来什么什么时间。我们成佛每个人都可以成佛,什么时间成佛,我们就很渺茫。但是说,佛当时有跟弟子授记的,他有个时间期限,你在这个时间能成佛。佛不是乱给他授记,不是凭高兴,“啊,我今天来给你授一个。”不可以这样。佛是看到他的修行因缘,应该到那个时间他能够成就,他已经看到这一点,他才可以给他授记。

我们自己都牛羊眼,你怎么给人家去授记贴条子呢?是不是?我给你贴个条子,他那个是什么什么菩萨再来。你怎么知道他什么菩萨?你是古佛再来才知道他是菩萨再来啊,是不是这样?你凭什么说他是菩萨再来呢?

那么因为祖师们大德们,他们已经受印证,已经受到印证的事情……离佛越近,当然越殊胜。

譬如说净土宗,搞个“净土真宗”,我们怎么可以去苟同呢?中国历代祖师他们已修、已成、已往生的,他都没有这样讲。我们现代人,日本人可以这样讲一个真宗出来,他们说你信就可以往生,其他都不要,他那个念佛只是感恩念佛而已。从庐山初祖一直到印祖,也都没有这样讲。

蕅益大师在明末,也是最为权威的修净土法门,但是他从修禅后来转为修净土,他说往生与否,全凭什么?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呢?持名之浅深。

大师没有说:你信就可以往生,没有说那就可以了(编按:藕益大师的所谓“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实际上指信愿是往生必要的基础条件,不可曲解为信愿必生)。

本愿法门说“啊,念佛只是感恩而已,随缘念念就能够往生。”中国历代传统的祖师都没有这样讲。那我们突然间冒出一个东西出来,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一种人呢?你要了解。你要了解日本的背景是什么?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然后他为什么提出这种论调,你要去研究,然后才可以这样讲。

它是一个多神教,日本从二战以后,它是极其繁忙的一个国家。几乎很忙,没有时间坐在那里专门修,所以他想说只要有信,你很忙也可以,只要有信就能往生了,正符合当时的国情,是这样而来的。如果说你要这样修的话那就麻烦了。

所以说一定要学佛、学祖师就对了,要不然你知见就偏差了。你知见偏差的话,你犯根本的错误,你修,你越走越远。你去秦屿往太姥山爬得很辛苦,满头大汗,你说我走得很辛苦,也很劳累,怎么走不到呢?地球转一圈肯定会到。对不对?你在三恶道再转那么两圈,你肯定会再来的嘛。

虽然你已经种下善根了,你也念佛了,肯定来,肯定成佛,但是远了嘛。你如果直接了当,这里下去很快不就到了嘛?本来很快到的事情,然后你非要转圈了……所以说我们这个知见,我们自己还没有知见,不要另立一个知见出来,那不是佛的知见。

所以说,佛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呐。你不要以自己的知见,也不要以平常人、俗人俗眼的那种知见,作为知见。那就错了。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见解一旦错的话,你学啥都不行的。你不要以为说,“我修得很好,那个人道心很好。”没有错,但是见解错了。

佛在世,当时不是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很辛苦地修,衣服都不穿呐,饭都不吃,吃牛粪、吃草啊,佛说那是外道,修不成的,极端外道,没有用。所以我们学戒不要戒禁取见。学戒也是一样,戒禁取见也是要不得。戒律里面没有这样规定的,你不要在那里瞎定,那么修学过程也是一样。

应该要提起注意这个事情:这个知见上如果你搞错的话,那就很危险。不要在那里瞎弘扬,瞎讲,“啊,某人怎么怎么样。”佛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去弘扬呢?那已经成就的祖师们,你为什么不去弘扬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

三季人的故事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佛号如摩尼珠

原文: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

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因位

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问: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抽烟是一种不...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

问: 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

被眼前的妄想误导

我们一般人很难被劝谏,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烦,你对一...

邪知邪见造的业最重最可怕

最严重的是第三种,邪执故重。所有业里心力强,没有对...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而禅的特质又是什么...

【佛教词典】实相真如作意

【实相真如作意】 p1272 显扬三卷八页云:三、实相真如...

【佛教词典】学人

(一)梵语 ?aiksa,sacchisya,巴利语 sekha。尚须学习之...

净土法门的特点

由这个他力的救度特点,也就构成了净土法门与通途自力...

佛号是消业障之王

这个念佛,特别是闭关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从峨眉山跟随虚云老和尚时我十五岁,一心想跟他老...

集体创作

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

佛陀与五比丘的因缘

有一天,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贤者阿难从座位起身,将...

为什么楞严咒一定要用心去持

佛陀在讲楞严咒之前,他把楞严咒的一个持诵的方法,跟...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答: 我...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

修法最难的是不中断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