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净土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  2014/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学习念佛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答:学净土法门的经论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就是先读净土五经一论,这是所依的根本经典。那么要反复读,我们众生的浮躁的、生灭的心,对这个极乐世界的境界、净土法门的事理因果常常是很难相应的。有时候读读读,你读了几百遍几千遍,好像还是很生疏——水和油的关系。现在怎么使它变成水乳交融,甚至水和水的关系、乳和乳的关系?它是需要一段时间作钝功夫,使净土经典的义理、境界能够沦肌浃髓:入到我们的这个肌肉里面去,甚至入到我们的骨髓里面去。入到骨髓里面去就会有所转化,以佛的知见来转化我们凡夫的知见,以这个一真法界转变五浊恶世的境界。这个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甚深的这种愿力来支撑。

那么“论”方面还是要看净土宗祖师的著作,尤其是《印光法师文钞》、《净土十要》,这些基本的祖师的著作要反复去读,读一遍、两遍还不行。在我们的净土信愿没有完全确立之前,尽量不要看其它的宗门、教下的经论。如果你自己本宗的都没有把握住,再什么都看,你就会容易用通途的教理来理解净土法门,那这样往往就会南辕北辙,往往就很难产生信心,所以先真的是一门深入。我的体会,原来就是由于我编那个《净宗法语大观》,有这么个因缘迫使我至少先在一年当中——93年一年当中都是净土经论不断地倒来倒去,以后再看到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就是——净土经论就那么读,所以我是耐着性子,很多的经论都没有去触摸——不敢去读,就在这里等到初步建立了信愿之后,再稍微扩大一点范围,读点《华严》,《法华》,《楞严》——在开始不要读得太多。

所以你从这里下手比较好一些。甚至可以采取拜经,抄经,诵经等等的方法,使净土五经一论的理念在我们心中由生疏变得比较熟悉,一说起什么你能够顺手拈来——重要的文句要背诵下来。那么这样的过程,就是根机比较利的也得要十年八年,像我这样钝根的用了20年时间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所以净土法门它真的是秘密藏,越进入越觉得自己智慧浅薄,哎呀,这个境界、义理太深邃,就像一个儿童面对大海那样的一个感觉。所以绝对不像一般人说的那样,净土法门是愚夫愚妇修的,非常浅。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真的是太深邃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

如何测度慧命有否成长

问: 若要测度自己的慧命有否成长,是否可以「本来是...

劝父母念佛书

爸妈: 愿二老展信欢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谓是老...

做善事不忘念佛

有些人抱着一些疑惑,有的要求子,求健康的,也做了许...

星云大师《如何处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业强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

每天念经拜佛为何还是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问: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善...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

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问: 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

【佛教词典】守门天

梵名 Dvārapāla。音译娜缚罗钵逻,系守门者之义。为...

【佛教词典】乐身正受

【乐身正受】 p1309 显扬二卷六页云:乐者:谓已转依者...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我们从一个业障凡夫来说,佛陀施设的教导是先有法门再...

【推荐】三界这一关跳出去,后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

一句话

鹃鹃原本在美国工作,公司给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单身...

不开口的真相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陪着新婚的妻子回乡下娘家探亲。时...

以华鬘供塔 得金色身

昔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后,证得须陀洹果。回...

修禅要除去比较的心态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到底有生有去吗

我们净土宗古德有一句话说得好,说是生则决定生,去则...

人际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看不...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

势利的世间

世间有富贵贫贱和好运恶运。人的内心也有贪嗔痴和奸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