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衣食之中无道心

大安法师  2014/08/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衣食之中无道心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论语》

一个君子为学之道是非常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当他有一种理想追求的时候,就不能去在意日常的需求。一般大众(世俗人)都是要追求吃的好,穿得好,居住的很安宁。但如果你是求道的君子,对你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孟子说:“有恒产乃有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唯士为能。”没有基本需求的满足而能保持道德之心只有君子才能做得到。一般俗人做不到,他会饥寒起盗心。

一个人如果他注重的是日常的居住、衣食的话,志向就很平庸,一个君子要超越这些。你看出家人,尤其比丘就有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古印度,比丘托钵说不准没有缘分托七家如果托不到就自认无缘,就回去好好修道。居无求安那就表达的更充分。比如十二头陀行中就有树下住,即在树下住宿、打坐,而且你在同一棵树下还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可能你会对这棵树都有留恋,舍不得离开。

所以要一定要使自己的心空灵,就像候鸟一样潇洒,没有藏积、自由自在。人只有把物质的欲望降低到底线,精神的、心性的能量才能提升、激发出来。所以不能把追饮食、居住作为追求的目标,这是对君子的高要求,但是并没有对一般的庶人作这个要求。

那君子不追求衣食居住,那追求什么呢?他要以有限而宝贵的生命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不是说要去作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是要修心养性,要修行。敏于事最后落脚在好学上。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最好学的是颜回。孔子说有只有颜回三月不违仁,三个月跟仁之体不相违背,合为一体。这种好学不是曾子和子思所能企及的。所以颜回在四十一岁那年去世时孔子非常悲痛,说:“天丧予!天丧予!”颜回夭折也有象征意义,这也是我们众生的共业。这种上根利智,好学者,安贫守道:“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处处对颜回高度的赞叹,师生之间很亲切,可谓心心相印。

敏于事不是说勤快一点,多做点事。慎于言就是说你在求仁之体,克己复礼的过程中非常不容易,你不能说大话、空话。因为知道难,就慎于言。所以慎于言和敏于事也是一体两面。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就有道而正焉,就是你要求有道的善知识来印证,无论是你修行方法的传授,还是你最后能不能安立在仁上,能不能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功夫,都要就有道而正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怎样修持解脱道》

一、什么叫作解脱? 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

修行人二十种病气

怯弱气认为自己根浅慧薄,无力胜任大道。应发大愿,立...

圣严法师《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结婚之后的男女居士,必须要对婚姻关系的维护负起责任...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

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

所谓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呢?并不是在念与不念,...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星云大师:将来要做什么

青少年的时候,同参道友三五成群经常讨论著:「将来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威望与卑贱的因果

你在一个大众团体当中,有没有威信,有没有威望,你的...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还有人问,这个回向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何故临终十念可灭一辈子罪业

十念往生,在这样的一个修行法门当中,它确实非常奇特...

【佛教词典】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十卷(或二十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是...

【佛教词典】名相

为五法之一。名,指事物之名称,能诠显事物之本体;相...

赤裸裸地来到这世间,亦两手空空的离开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

气盛不谦虚的后果

雪公老师在世时,曾不断勉励学生要培养眼力,扩展心胸...

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吗

问: 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

弥陀名号是实相身

第三个偈颂,是法藏菩萨讲: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时...

如何战胜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困难与挫折,所谓「人生不...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

身罹绝症,听念佛号,微笑往生

身罹绝症,痛苦呻吟。听随身听,安详往生。 台中沙鹿有...

自己不相信自己,怎么了生死

现在讲念佛的方便。念佛就是方便。我念阿弥陀佛,在这...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

提不起极乐世界的乐,应当怎么办

问: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来极乐世界的...

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诸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新加坡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居士安详舍报

在新加坡宗教界享有名望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李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