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第三世怨的结果

大安法师  2014/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三世怨的结果

净土宗祖师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对净土法门产生正信,不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话,他是泛泛悠悠修其他的法门,其结果就叫第三世怨。“第三世怨”怎么理解?就是今生的一个恶人造作五逆十恶,他当生下地狱;那么一个泛泛悠悠修行佛法的人,他是下一辈子得人天福报,借人天福报富贵之处来造孽,是第三世下地狱,这就叫第三世怨。所以建立正信、正见,求生净土,对我们修行人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你今生的佛法修行——他也会持戒,也会诵经,就刚刚上午讲的那个孝女修行,下一辈子成了黄山谷——黄庭坚,黄庭坚他的文采很好,他早年也差点误入歧途,他就喜欢写那些艳词啊——很哀艳的,创作小说——爱情小说、爱情诗词啊,他写得很多,也让人很爱读。有一天他跟那个——当时宋代有位画家叫李伯时,又叫李公麟,他是喜欢画画的,他画马画得非常惟妙惟肖。这个李公麟画马最后得到什么结果?现生就在床上变成一匹马——他天天去想这个。所以他和李伯时一块到寺院去拜访圆通秀禅师的时候,圆通秀禅师就告诉李公麟:“你不能再画马了,你这个天天画马,想的太多,你下辈子就(生)到马里面去了。”

李公麟还挺听话,李伯时以后他就专门画佛菩萨像,到东林寺还画过东林十八高贤,这个《莲社图》李伯时画的。这个黄庭坚他就听了不以为然,说:“他画马会变成马,难道我写点诗词也会变成马吗?”圆通秀禅师这时候对他非常严正地说啊,他说:“李伯时画马他变成马,还是他自己的恶业恶报;现在你写这样的艳词啊,来动天下人的那种邪淫的心,那不是变马的问题,那要到阿鼻地狱去的。”

这一讲,黄山谷还真的被震动了,他就害怕了,以后他真的就不敢再写了。那么黄山谷也还是学佛,还是吃素的,所以你看,如果他是借助他的力量,没有碰到善知识,还是写那些艳词,还是造作种种恶业,可不是要下地狱嘛。

所以以他今生的修行,来生得福报享福,依着这个大福报来造种种的恶业,第三世就堕到地狱里面去。所以他的五欲的快乐暂时在来生得到,他三途的剧苦可是无量劫不能终结呀。纵然地狱的业消完了,也很难下世转到人道,还要变成饿鬼道,饿鬼道偿完了,还得(生)畜生道:这个想得人身,难中之难。所以这个众生在轮回里面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因果,以及三恶道的种种剧苦,我们都不知道。

所以才有此公案,有一天佛用手抓了一把土在手上问阿难,说:“我手上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这是显而易见的答案嘛,当然阿难就说:“大地的土多。”那手上的这点土跟大地土相比,不能相比。好,佛说:“得人身,(掌中)土。”就是我们在这个世间,这些众生下一辈子想再得到人身,就像手上的土;失去人的身到三恶道里面去的比例,就像大地。

佛是五眼圆明,这不是吓唬人的,就是千真万确的。实际上我们冷静地解剖我们自己,我们的举心动念到底是什么念头?我们一辈子的行为是什么业力?我们可以说,我们在坐的绝大多数也都是失人身的,都是在三恶道里面要注册的,所以《观经》的下辈往生,不是谈其他人,就是谈我们啦。所以我们这些要下三恶道的人,要赶紧信愿持名,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

阿弥陀佛的第一愿就是国无三恶道愿,就是对我们这些要下三恶道、造了无量三恶道的业力种子的众生,给一个最低限度的安慰呀:你在这个娑婆世界一定要下三恶道,到了我的极乐世界就没有三恶道;不仅没有三恶道的事实,连三恶道的名字都听不到。这我们就占了个大便宜呀。那真的这个下三恶道的众生不求西方极乐世界,非愚即狂啊!这是一个真相啊!

所以到了三恶道里面去,那就是多少劫多少生没有一个人依靠啊,佛菩萨虽然慈悲想救我们,我们的业力很重,都靠不上。所以这桩严重的后果——只是这个偈子文字少,局限在偈里的文字少,浅显地来说;如果深广地来说,一个修行人泛泛悠悠修其他的法门,禅也开不了悟,净土也靠不上弥陀的愿力,那这个后果非常严重。大家一定要警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

你有没有做到至心求往生

现在我们末法的众生这个心都是狡诈的,都是虚伪的,都...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这句名号总持一切法,叫万德洪名。念它的时候,我们真...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

念佛法门了生死之易

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

可以打饿七来见佛吗

问: 佛法大意将某人绝食7天就见到阿弥陀佛,能否仿效...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极乐世界的天人

念佛人能够由专修净业这种善根,感通阿弥陀佛的慈悲愿...

弥陀光音度地狱众生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狱最上之顶,垂臂弹...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问: 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佛教词典】鹦鹉说法

谓鹦鹉宣说佛法以化导众生,如正法念经载有夜摩天中鹦...

【佛教词典】道位

(术语)修道之位次。如菩萨之十地,声闻之七方便位等...

阿弥陀佛像为何总是站着的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

贫贱富贵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

念佛普摄华严法界

原文 : 又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

白居易的知足常乐思想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

一只猫的故事

女儿从北京回来,除了带给两老一些礼物外,还有一只猫...

尸婆罗尊者本缘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

人生的种种苦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

进厕所的布施法

每次入厕之际,观自身成金色宝瓶,瓶内甘露续流。 (...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

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五种法处所摄色

这个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法处所摄色有五种,这里只列出...

度尽阿鼻苦众生的地藏王菩萨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幽冥教...

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