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净界法师  2015/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这个清净当中,有十种可能性的激发。

先看第一个,瞋恚邪淫。假设我们的妄念,经常起瞋恚,起邪淫,而且这个念头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你自己会把你心中地狱的法界激发出来,就显现地狱的果报让你受用,“是心作地狱,是心变现地狱”。

悭贪不舍,饿鬼法界。我们的妄念的方向,是往悭贪、自私自利的方向跑,你自己会激发你心中的饿鬼法界,让自己受用,你来生就会变成饥饿口渴。

如果你一生当中,经常生起愚痴暗钝,经常也不学佛法,老是保持那个暗钝愚痴的心,你就容易激发你畜生法界。

我慢贡高,阿修罗法界。阿修罗这个人是比较喜欢修善法的,但是他这个人修善法福报大,他那个瞋心、慢心特别重,对立心也特别强,这种人就很容易激发心中的修罗法界。

坚持五戒,人道法界。他能够对于这个五戒的善法能够坚持,他就激发心中的人道法界,让自己受用。精修十善,比五戒更高了,因为他调伏心中的贪瞋痴烦恼,就产生天道法界。

六道轮回,以佛法的角度全部是妄念。我们把妄念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只要你迷失本体,只要你迷失了空性,就是妄念。简单地讲你只要不是站在空的角度来面对人生,全部是妄念,你没有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看人生就全部都是妄念了。

你没有依体起用,从《法华经》来说你离家出走,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离家出走。忘知来时路,你根本不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然后在外境攀缘,攀缘到善的,运气好一点,启动了三善法界;攀缘到恶的,启动三恶道的法界,但是本质统统是攀缘。

只要你的心没有安住空性,你起一个念头,你只要认为它是真实有的,妄念!你知道它是如梦如幻,是空性里面显现一个影像,真实!所以“真妄”,就看你有没有安住空性,因为你没有安住空性,就向外攀缘,把它当真,就会去取,攀缘爱取;取到善法算你运气好,快乐果报;取到恶法,你就出现痛苦果报,但是全部是妄念,因为你忘掉你的本来面目,没有安住你的本来面目,叫妄念。

以下的四圣法界,全部是真实的念头,从空出假,只是它的层次不同了。

“证悟人空,声闻法界”。就是我空,他从无常无我的道理悟入了我空,真实的念头,但是这个档次不是很高,但至少它是解脱道了。

第二个知缘性离,缘觉法界。他的我空的智慧,不是从无常悟入的,他是从因缘性空悟入的,水平更高。

六度万行齐修,菩萨法界,真慈平等,诸佛法界。

四圣法界都是安住空性。但是小乘的空,比较偏空,没有大悲心,大乘的空里面有菩提心,大悲心,差在这里。但是基本上,三乘都已经安住空性。

《法华经》上说,三乘共坐解脱床,就是空性。空性当中,有些人是完全出离心,自私自利的空,有些人是慈悲的空,这样子而已。所以我们从空性又分出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但是这些人都是圣人,不可思议了,他们已经从空的角度看人生了。只是说有一种人比较自私的心态,有一种人是比较大悲心的心态,但是空的本质是差不多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观心的下手功夫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能...

为什么听闻的功能当体就是真如本性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忘念,则无一切境...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测测自己的宽容度

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每题答是记1分,答否...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净界法师:净土教观学苑开示

我们大家谈一谈净土宗的一些基本观念。 我想净土宗在我...

平常就要告诉自己,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的

过去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大将军,这个将军一生身经百...

【佛教词典】五障三从

女性所具有之五种障碍与三种忍从。五障指女性不能成为...

【佛教词典】年满二十能忍十事方堪受具

亦名:十事能忍方堪受具、沙弥能忍十事方堪受具 含注戒...

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

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文钞续编复崔德振居士书...

念佛是愚人所为吗

【原文】 或问:妙喜云愚人终日掐数珠求净业,念佛果愚...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

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

打坐中险些投胎成猪的故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

专注这句佛号,不管念头怎么样

问: 弟子时常静坐念佛很摄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号时...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有两种差别

我们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一个特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