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大安法师  2015/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种:泛泛悠悠、敷衍了事的净业行人。他也有功课,也在念佛,但由于生死心不切,加之心很浮泛,于是常常找借口中断实修,比如:今天生病了不能念佛,明天有事情不能念佛,后天虽身体很好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即便不间断,日常念佛也是敷衍了事。

第二种:修行蛮精进,但内心贪恋世间的五欲六尘的净业行人。这类行人虽然念佛,但不求来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今生可能很贫贱,听说念佛能累积很多福德和功德,所以就希望自己通过念佛,下辈子能转生到富贵之家享五欲之乐,以此作为他的修行目标。

我等众生无量劫以来在五欲六尘中打滚,能够通体放下五欲六尘需要具备大丈夫气概,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五欲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财色名食睡;一种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尘境,它们虽不是欲本身,但能够引发净业行人占有欲,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叫五欲。我们的六根追逐六尘它是本能。

十二因缘当中讲六入,我们的六根会自然入到六尘里面去,所以六根不追逐六尘虚幻的快乐不是一般浅显智慧所能做到的,唯有具备甚深般若空慧和坚固生死之心才能降伏趋向五欲的妄心。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就是要让我们厌离五欲,众生就是被财色名食睡五欲所系缚,常常为追逐五欲而奋斗一辈子,得到了会欣喜若狂,进而会更猛利地去追求,欲壑难填,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如果追逐不到就懊恼郁闷。

众生追逐五欲就像狗啃骨头,虽然没什么滋味,但却舍不得放弃。追逐五欲会引发争斗和痛苦,就像秃鹫为争夺腐肉而相互厮杀,就像一个人手持火把逆风前进而烧到自身,就像脚踩在毒蛇身上而遭毒害。其实五欲本质上没有真实性,如同梦幻泡影,稍纵即逝。大乘经典都在教我们厌离五欲,但世间人迷惑颠倒,就会贪恋执著五欲虚幻之乐,甚至在临死前都不舍弃。比如有人在其濒临死亡时,哪怕只剩一点精力,都会思念情欲,所以这就是我们在三界六道中轮转不休不得出离、遭受无量剧苦的深层原因。

第三类:追逐天人微妙五欲之乐的净业行人。他们获得人间的五欲快乐还不满足,还要追求来生转生天道继续享受五欲之乐。

第四类:希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弘扬法道,普利众生的净业行人。这些人确实很有道心,他们或许今生就是出家人,或者是社会官员等在家俗人,这类人通过念佛来求来生能童贞出家,一闻千悟,得佛法大总持,在世间来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对于这一点,可能其他的某些佛教宗派会赞叹,但站在净土法门本位上是不被认可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身体查不出病因,能否如愿往生

问: 我生病十多年,发病时情绪不受控制,医院查不出...

什么叫做佛号还没「念好」

印光大师有一个皈依弟子王慧常居士,他在印祖往生之后...

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

念佛行者由忆念弥陀之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总其观...

慧律法师《净土心要》

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

掐珠记数念佛

【原文】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

【推荐】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

若以这种心来持咒诵经,则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

供养地藏菩萨,所住的地方就能得这十种利益

这些未来和现在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

【佛教词典】不可得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亡虑绝之空也。万有之真相,亦...

【佛教词典】结跏趺坐因由

(杂语)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

地藏圣号念上三年,能得到什么利益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善导大师特别开示: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能表面上...

青年们的烦恼

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

海獭强忍剥皮之痛 临死为孩子喂奶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

为小狗念的经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

古代名士专修净土的事迹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

认知的三个境界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