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以这种心来持咒诵经,则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大安法师  2024/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以这种心来持咒诵经,则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捨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炽,则著魔发狂,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须先得道,得道则神通自具。若不致力于道,而唯求乎通。且无论通不能得,即得则或反障道。故诸佛诸祖,皆严禁之而不许人修学焉。以世每有此种见解人,故因覙缕及之。

《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我们来看这一段。我们持咒、读诵大乘经典,以此来种植福德智慧,消除我们多生多劫乃至今生的罪业,这种存心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持咒诵经,若用躁妄心想求神通,这就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这也提出了现代修行人的一个毛病,他对于神通很好乐。他就想:我通过什么方式很快得到这个神通。一般的人到寺院,或者看到修道人,他也容易想起这些神通来“哎呀,师父,你看看我前生是什么来的呀?”就问这些。如果这个师父能说出一二三,那他就认为很了不起。如果说不出来,那就“哎呀,他没有什么东西”。甚至,“你给我预测预测未来,你给我看看病……”,诸如此类。

可能一般的人都有这种对神通的希求,而有些修道人,他也希望能得到这些,让大家能够佩服自己,得到名闻利养。但这一念的心却是舍本逐末了。我们要修道啊!如果想求神通,这个心很执着,又对修行的理路不清楚,在这个过程中,持戒的力量又不坚固,普度一切众生、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又生不出来。有妄求神通的心,人我相不灭。甚至我有一个冤家对头,我得了神通把他置于死地,我心偏炽,这样就容易着魔、发狂。

禅宗的善知识对那些学人在他修定、修禅的过程当中出现神通境界时,都要呵斥的。比如他猛地一下可以作诗啊,可以预报天气的阴晴啦,明眼的善知识都要呵斥他。使他“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修无为法。所以要想得到六种神通,首先要得道。这个道就是我们自性的实相、空性、佛性,这是我们的本体。种种神通是由体起用,由体产生的妙用。

所以得到道了,比如断见思惑了,断尘沙惑了,证到涅槃了,自然就具足神通,因为我们自性本具这些神通。如果一个修道人,他开始不志于这个道——诸法的空性、般若智慧,他不志于这个,而唯求神通,那么且不论这个神通不能得到——很难得到。即便侥幸得到,反而会成为障道的因缘。

你看佛门里面的提婆达多,他就是看到佛得了频婆娑罗王许多的供养,他就生起了羡慕之心,就想修神通,也想得几个大护法,结果他向五百罗汉学神通。这些阿罗汉都有他心通,都知道他动机不良,都不教给他,只教他学四念处。结果他就找到他的堂弟,他的弟弟阿难。阿难是证到初果的圣人,不知道他心里的动机,看到他求学神通,就教给他得神通的方法。

他一得到这个神通之后,马上就去阿阇世王子面前表演,一下子使阿阇世王子对他产生很大的信心,也给他每天五百辆车的四事供养。这就使他的傲慢心更为炽盛,就想取代佛陀,他来作新佛,让佛陀退休,说佛陀年老了,他来掌管僧团。你看提婆达多在想作新佛的过程当中,直到恶心要害佛。由于这样的出佛身血、害佛的因缘,到阿鼻地狱去了。这就反而障道了。

所以诸佛诸祖都严禁神通,不许学人首先去修学这个。我们看到教内,还有外道,往往很多都是以神通来标榜的。他能够测算啦,能够治病啦,能够这样、能够那样啦。有这种求神通的心,往往就感得一些附体的东西上来。附体的东西一上来,有时还真的能够一来问事,他就能知道前因后果,甚至他也能治病,这样、那样。一下子徒众就更多了。在我们教内还不少这样的情况。

但这些暴露之后,生前要受到国家的处置,死后要堕到地狱。以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这些附体的神通者,大多数都是知见不正,邪知邪见。为了他的名闻利养,也许他的寺院盖得很富丽堂皇,能得很多钱,但这些都是不正的。所以我们很多四众弟子,千万不要看到谁有神通赶紧去趋之若鹜,还是要看他有没有持戒,知见是不是纯正,从这里判别善知识。

世间上有这种见解的人,一心求神通,在求神通的过程当中,要么自己着魔发狂,要么感得外面附体的现象,产生了种种的风波。很多很有势力的这种,无论气功、外道,还是教内的什么,他以神通来标榜的话,都有极大的风险。在修净土法门的里面,也出现了这些情况。他用神通来标榜,往往他是在悄悄地做。有时候偶尔他在自己的圈子里面分发那些小册子,标榜自己如何如何。

对这些一定要有辨别的能力,不要受他所左右。真正的正知正见,它光明正大,能够放在桌面上的。如果放不到桌面上的东西,所谓的要传什么秘诀,秘诀不传六耳,这些你都要注意。他可能有种牢笼、控制的思想在里面。这些以后可能会越来越炽盛。众生的根机越陋劣,他希求神通务怪的好奇心就越强。于是所显现出来的这些邪魔外道,以神通标榜,然后破佛律仪的现象也会越来越炽盛。

所以这个时代修行很不容易,稍微遇到不好的因缘,你被他控制了,你想出来,很难。所以我们从一开始择法觉分,要选择正确的教法,就是要直接跟佛经、跟祖师的正确的知见照面,用佛经的圣言量和祖师的思想来熏习自己。虽然祖师的书好像文辞古奥,不一定能马上看懂;看那些小册子,通俗易懂然而邪知邪见,一下子看得趋之若鹜。这些都是很悲哀的事情。

对祖师的著作,你要反复地去看,不断地去照面,再通过念佛开发智慧。祖师说的话,就像我们家里的家珍,屋里人说屋里话啊。它是非常正确,也是非常平实,一看就会受到感动。就是这么回事。如是!如是!这才是佛法。所以我们说小乘有三法印,大乘有一法印——实相印。你得要了解这个印,通过这个印,我们才有一个辨别是非的标准、准绳,我们才不至于上当受骗。

所以印祖在《文钞》里面,不断地揭示那些邪知邪见。包括对《阿弥陀经》的注解,那个王耕心《摩诃阿弥陀经衷论》,也标榜了很多。认为省一大师得念佛三昧,把这个最高标准来张扬。自己也如何闭关,得到了什么境界,诸如此类。这些也都流通甚广,然而知见不正。

所以知见问题,确实是需要智慧。弘扬佛法,修学佛法,确实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就在于我们正知正见、智慧的力量不够。不够的话,我们就得要借佛的知见,借祖师的眼睛来观察问题。你不要马上用我们凡夫的知见、凡夫的眼睛去看,往往我们都是颠倒的、迷惑的、看不清楚的。

所以要熏习这些道理,了解这些。以后对那些用神通来标榜、来诱惑我们的人,你就离他远一点,不去理睬。世间常常有这种好乐神通,追求神通的情况。所以在这里,印祖是非常苦口婆心、详尽和委曲地把它说出来。“覙缕”就是非常委曲的、细致的、详尽的说一说,怕周孟由两兄弟也会上当受骗。一些持咒的人往往是容易谈神通的。

现在有很多人供养这个,供养那个。往往一些大老板就他看有没有神通。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知见建立起来,印祖的话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持咒、念佛、种植福德智慧、消罪业,不要去求神通。首先致力于道。这个道,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真空妙有、六度万行。这些,我们去做就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什么时候说过这么多心灵鸡汤

问: 阿难曾说愿化身石桥,经历风吹雨打,只愿那所爱...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

人类的奇怪之处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

问: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师答:...

除念佛外还需要受持哪部经典吗

问: 我们除了念阿弥陀佛之外,是否要选一部经典来读...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推荐】「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么程度

问: 请问我们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么程度?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四阿笈摩

【四阿笈摩】 p0438 瑜伽八十五卷一页云:事契经者:谓...

【佛教词典】转依位别

转依位别,略有六种:   一、损力益能转 谓初二位,...

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

日光菩萨的圣号由来

农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萨的圣诞。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

几则打猎致命失误的事例

古今中外,千古不变的规律:打猎的时候,很容易发生错...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

你究竟在怕什么

一个少年怕独自走夜路,父亲问他:你怕什么?少年回答...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性然法师:恩师传印上人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编者按:值上传下印上人示寂百日,传印长老嗣法门人并...

超度常识问答简选

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

不可代人诵经念佛而图名利

内功, 是自修, 外功, 是广行种种方便。如周急济困, 拯...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