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曾为浪子偏怜客

大安法师  2015/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这部著作是清代的周安士居士所著述的。印光大师生前对这本书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印祖倡导这本书的因缘也是非常的奇特,这部书的内容和它的流传也不可思议。

印祖说他信佛之前的一段经历,说有一次有位客人,介绍这本书给印祖。印祖随手翻了几页,马上就感觉到愤愤然。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本书所阐述的义理,跟他所接触的宋明理学某位先生的观点大有距离。如果说这本书讲得对的话,他所推崇的宋明理学的一些观念可不是就要被颠覆了吗?

当时印祖比较推崇的还是儒家。尤其对韩愈、欧阳修这些辟佛的言论还颇有同感。所以当他愤愤然的时候,这位客人就跟他辩论了,说这本书主要谈及因果、轮回。因为那位宋明理学家对这种因果轮回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人是理的聚合,人死之后就灯灭了,哪有什么地狱的果报呢?而《文昌帝君阴骘文》恰好就在因果和轮回方面给予深刻的展示,在这个观念上是非常冲突的。

那么这个客人就跟他讲一个道理:如果有一个人,他相信有因果、有轮回,炽然地去行善;和有一人不相信有后世、不相信有因果而炽然地造恶。那么这两种人哪种人更好?哪种人更不好呢?印祖听了说,这不需要去辨别优劣,就像有鼻子都知道香臭一样。好,那这个客人就紧接着说,那你怎么对安士先生的《安士全书》这么反感呢?这就促使印祖心平气和地回到家里,再把这部书认认真真地读过。

读过之后他就觉得豁然开朗啊,悲喜交集。就好像迷途遇到了导师、就好像一个重病之人服到了一剂良药、就好像在黑暗的夜里遇到了一个宝炬、苦海得到了慈航。印祖非常感叹,说自己如果没有遇到这部书,这一生基本上就会虚度了。

所以人身难得,妙法难闻啊。印祖以后的出家跟这本书是有绝对的关系的。他马上就从那种“争服韩欧这种有毒的知见”当中翻然改悟,在二十一岁的时候顿然出家。

所以等印祖出家,一门深入,专修净土法门,成为一代祖师的时候,他也观察那个时代的众生,大部分人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他就非常地悲悯啊,用他的话来说是“曾为浪子偏怜客”啊。

自己在迷途当中侥幸回头了,还有多少人在迷惑颠倒中,不信因果、不信轮回,造作诸多的恶业,真是苦不堪言。所以印祖他就一辈子非常积极的倡导这本书。由于印祖德业的倡导,这本书还真的从民国年间到现代,深入到我们四众弟子的内心。《安士全书》的流通不下几百万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死的时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现在急死了,佛教里没有人。...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今既披缁,岂敢再随身转

参禅人,顿修戒、定、慧,即灭贪、嗔、痴,并不离参,...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

在生命相续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推荐】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问: 我是初学者,与净土有缘,听了您的开示后知道了如...

莲宗与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种特质

释尊一代时教,五时说法,由悲智心随宜开演的无量法门...

临终障碍重重,平时念佛是否白费了呢

问: 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

【佛教词典】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p0744   佛地经论七卷十七页云...

【佛教词典】第三果

(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不还果也。悉断欲界之烦恼...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

菩萨如何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

出家的要求:十三重难与十六轻遮

有些人以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头发一剃...

佛教是消极的吗

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

圣严法师《学佛的基础》

(一)宗教常识 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

亿万富翁大卫默多克的长寿养生秘诀

大卫默多克,拥有多尔水果公司,是人们心目中极力主张...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

116岁肉身和尚:妙智法师

妙智法师,俗姓蔡,名松苍,祖籍福建福州,生于清光绪...

「降伏其心」有二个方法

古人说:你上路了没有?如果你没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

拜忏的方法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