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大安法师  2015/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受?从反面来回答,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的,有四种人。

第一种是诽谤佛法的人。有些人由于受世间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听到出世间的佛法他本能地就会生起怀疑,甚至是诽谤之心。

说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他会诽谤:哪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拿给我看看。你怎么这么迷信?吃了饭没事干,我赚钱都没有时间,哪会去想这些事情?甚至诽谤大乘佛法非佛说。这些谤法的人所造的业,是下阿鼻地狱的!诽谤佛法,尤其是诽谤净土一法,断了多少人的出离之道、法身慧命哪!这种人就不是信受净土的根机了。

第二种是无信之人。没有信根、信力,就是一阐提,断善根的人。说什么他都不相信,还说:看不见摸不着,我就不相信。甚至对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他也不相信。此种人也不是净土修行之机了。

第三种就是落在八难的众生。八难就是障碍众生闻法修行的八种厄难。前三难是堕在地狱、饿鬼、畜生的众生,在这三恶道里受苦都来不及,就无有闲暇,没有机缘见佛闻法修行;

再就是长寿天难,即生到天上无想天。这无想天是色界第四禅天,寿命很长,五百劫,且心思不动,不能闻佛说法修行;

生到边地为第五难。主要是指北俱卢洲,那里众生寿命很长,一千岁,物质生活富庶,很享乐。既不会生病,也不会夭折,每天过得很滋润,就没有出离心,不能闻佛说法修行;

人间的盲聋喑哑为第六难。虽得了人身,但却是天生的盲人、聋子、哑巴、六根不具者。障碍其见佛闻法修行;

世智辩聪是第七难。就是虽然六根具足,智商似乎也很高,反应很敏捷,能言善辩,但都是属于世间知识技能的范畴。这种人逻辑思维过强,分别心太重,所以对于出世间的佛法,对于超然的东西,往往就没有感觉,不相信,怀疑心很重。就类似于有些知识分子,受科学教育越多,越难具备宗教信仰情怀,越不会来修行,这是世智辩聪;

生在佛前佛后是第八难,即没有生在佛出世的时代。我们现在属于佛后,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但幸亏还有末法,还有佛的遗教存在。如果这个末法一万年过去之后,没有佛经、佛法的存在,那就更苦了。以上是八难。

第四种是非人。非人不是指鬼神,是指非人行,没有人的道德行为。身为人是要有人之资格的,就是要有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德行、有持五戒的功德,杀盗淫妄酒都不能去做。

儒家文化讲做人必须要具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种德行。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孝,大家就会说这不是人;如果做事非常蛮横无理,没有廉耻感,别人就会骂,不是人,是畜生,是亡八(就是没有八德)。

非人,连做人最基本的德行都没有,就没有福报。于是就没有智慧,闻到净土法门就会排斥。亦或他根本就没有这个福报来听到净土法门。

这四种人都是接受不了净土法门的教化的。就好比是一棵朽木,想要用来雕器皿、各种像都是雕不了的。朽木不可雕也;又像顽石,雨水是浸润不进去的。就是刚强难化,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听不进任何佛法的浸润。所以这四类众生,没有受净土教化的因缘。

除这四类众生之外,就谈到受化之机了。净土之机,就是能够至诚相信,好乐求愿往生净土!上者尽形寿,下者每天就念十声佛号,都能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净土受化之机,条件并不高,关键还是“信”的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

极乐世界的人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问: 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

四十八大愿——(第42愿)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

矿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师

李圆净居士编写《印光大师嘉言录》。他就在一篇文稿里...

念佛时打坐好吗

问: 我是初学者,请问念佛时打坐好吗? 大安法师答:...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发心宜事理圆融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佛教词典】决定藏论

(书名)三卷。陈真谛译。瑜伽论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

【佛教词典】造立塔像宜庄严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若作宝塔,及作宝像,当以种种...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

智者的四句话

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

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

自己救自己

有一个叫通一的比丘,禅修多年,不得要领,就去请示心...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

南怀瑾老师谈睡眠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

体验什么叫作「贫穷」

一位亿万富豪想让他的儿子体验什么叫作「贫穷」,于是...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吾人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有异,其智愚苦乐天渊...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

根机利的,你用一些小法来跟他谈,那也不对机,这就叫...

夫妻间和谐解决之道

有位少妇由于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成为一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