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大安法师  2022/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门的施设,就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九法界众生,所以要把九法界众生全都要汇归过来。

佛教来到这世间要说的就是一乘法——摩诃衍,但由于众生的根机陋劣,所以由一乘法开出三乘的权法。这个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这叫三乘。《法华经》里面最后是会三归一,就是会三乘归到一乘。由于三乘是由实教开出了权教,为实开权,最后是开权显实,所以这个权法也就是到达这个实法的一个手段,一种方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乘的权法也就是实法。

五性,性是从他的种性来说。五性是有五种种性。声闻种性,就是他有解脱的渴望,知道三界轮回之苦,赶紧要求出离,但是他心量小,只关注自己出离,这叫声闻乘。

缘觉乘,就是他也是关注自己,但是心量略微开一点,能关注、回头照顾一下旁边的人。

菩萨的种性,就是属于大乘,不仅自己求解脱,乃至要令一切众生求解脱,这就是菩萨的悲心。

还有是不定性,看他遇到什么缘,随便遇到三乘哪个缘,他都会相信,都会去修行,这叫不定性。

第五种就是无性,无性就是没有解脱渴望的种性,无性就属于人天的种性。也许他也修善,相信因果,但是他求的是人天的福报。说三界火宅、三界牢狱,他听得很懵,他觉得三界还不错呀,我在这个世间,我的家亲眷属这么多,我什么都有,你让我离开,我还舍不得呢。这是无性。

一代时教谈净土法门,就要使三乘五性的众生共同归到极乐世界。为什么要“同归净域”呢?就是三乘五性,无论是什么状态,都不能得到究竟的安乐。要引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上圣,就类似于等觉菩萨;下凡,就类似于我们这些悠悠凡夫。在两土世尊的胸怀当中,上圣下凡在佛的眼里等同一子,平等对待。虽然我们这下凡众生跟等觉菩萨相比有天壤之别,但是就体性上来说也平等不二。所以我们也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就能与极乐世界的这些上圣——比如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这些菩萨——把手同行,同为莲友,共同证入真实常住的佛性。

真常就是指我们的佛性。这是释迦牟尼佛来这个世间宣说净土法门的本怀,乃是阿弥陀佛的平等普度九法界众生的本怀,亦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有的本怀。所以净土法门称为大畅诸佛出世之本怀的一个大法,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的妙法。那这几句话,印祖就把诸佛说净土法门的本怀和盘托出——就是欲令一切众生圆成佛果,都能成为阿弥陀佛。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

现前这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

超越肝癌的勇者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件事的主角姓陈,因为我没有事...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

恒真净土变现净土

今天我们讲的净土的第三个概念,叫恒真净土。也就是释...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三界从来是牢狱,劝君及早出娑婆

世间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满地蓬蒿春不到,一...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

西方净土的欣慕行

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

【佛教词典】病怖

【病怖】 p0938   集异门论四卷十六页云:病怖者:云...

【佛教词典】具于法住

【具于法住】 p0824   瑜伽七十九卷十八页云:云何菩...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中国禅宗的起源

少年时代的净慧长老 我今天所讲的禅,不是六度禅波罗蜜...

【推荐】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

旷劫以来,无一时一刻不在梦中

【原文】 古云:处世若大梦。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

《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问: 请问法师,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该注意哪些事...

五位百法——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

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

佛家的语言和礼仪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

清净本然的本体,怎么会有染净因果呢

先看第一科,约着迷真。众生因为迷失了清净的本性而生...

星云大师:做一个好公务员

我们在国家机关服务,应该要有一些基本的观念,才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