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大安法师  2016/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有夏天的暑热就一定会有冬天的寒冷,所以就一定要为冬天的寒冷作准备。

这两个常识告诉我们一桩事情,生命有生,就一定有死。存就是生,那么我们一定要为死亡作准备。就如同我们为黑夜、为寒冷作准备一样。

怎样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呢?要准备灯烛照明。黑夜要睡觉,你得准备床铺、被褥;为抵御冬天的寒冷,你得要准备棉袄,取暖的木炭,还有干柴,甚至北方过冬还得准备大白菜。这是日常生活的准备,我们都会去做。

但有一个更重要的准备,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我下辈子要到什么地方去?对死亡做准备就是修福、修慧、求生净土!

修福修慧是我们增上往生的资粮,来庄严净土信愿称名。如果我们接纳了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给我们的承诺保证,我们信愿念佛乃至十声都能往生,要作好这样的准备,我们才能得心安,得快乐。

龙舒居士有一个比喻非常形象,就像你出差到一个城里去,你最先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是要找好一个住的地方,安顿下来,再去办事。

这样你虽然在外面办事,哪怕办事至很晚,黑夜到来,你手上有一把旅馆的钥匙,随时可以进房间睡觉、休息,心里就很安定。

如果到另一个城市去出差,你没有找到一个住的地方,就先去办事。办事到时候很忙碌,到黑夜了,到哪去住?你没有安排好,没有准备好,心里就慌啊。于是办事的过程都是忐忑不安的。

所以到异地去办事首先要安顿好住的地方。就等于我们来到这个地球,也是在出一趟差,是匆匆的过客。试问我们找到了住的地方没有?

如果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找到,就到外面去赚钱当官,去拼搏,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有一种潜意识,那就是不安与恐惧,你不知道你最后到哪住。

找到住的地方就是修念佛净土法门。只要信愿称名,你知道你未来的去向是极乐世界,这就等于找到了一个住的地方。

这对于我们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为我们这一期生命郑重地负责任,如果不做这样的准备,那一生都在开玩笑,这个玩笑开得很大,而且整个过程都是忧虑不堪。

所以通过修念佛往生净土一法,是对我们这一期的生命做准备。

念佛的人已经在准备,今天能够听到这样的准备,当下就得要信愿念佛,修福、修慧。修福就是修净业三福;修慧就是读诵大乘经典。

这样才是为自己的生命做了最好的准备,什么时候走都能启程。纵然三千大千世界燃起大火,你都随时可以登程。

由于你住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这把钥匙已经操在手上了,你随时可以开门进去休息,这多么好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家乡

那这个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归就是归还。这个归给...

行香子怀净土词

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

往生极乐世界九品莲位图文详解

上品上生: 往生之因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

五点计数念佛法的实际操作

有一个老和尚说,他讲一个譬喻很好,他说,出声念就是...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行山愿海,以行填愿

修行人发的愿要广,不仅仅是度自己,不仅仅是度自己的...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问: 烧开水时,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杀生戒吗?...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

大安法师:往生是靠佛力还是靠自力

问: 临终往生完全是靠佛力,所以都说净土法门是他力...

【佛教词典】智药三藏

天竺僧。生卒年不详。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一说九...

【佛教词典】五事胜劣分别

【五事胜劣分别】 p0276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页云:问:如...

印光大师对苏州佛教的贡献及影响

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第十三...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

饿鬼问前世因缘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

夫妻间该如何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念佛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

问: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呢? 常敏法师答...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

夫妻之间多留一些空间

王辉在上大学的时候,和阿梅相爱,两人感情很好。毕业...

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