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大安法师  2016/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文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堪能亲近三宝,承事供养,种植福田的男居士、女居士。

那么,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若展开来说,内容非常繁多,现略说如下:

一、不杀生戒

不杀生戒正制的是不杀人,兼制不杀一切动物。这主要是对治人类的贪心和倚强凌弱的残忍之心。正因为人类内心有倚强凌弱的残忍性,才会有战争不断及种种凶杀事件的出现。

所以不杀生戒是维护世界和平、社会安定的一个前提。我们佛弟子可以由执持不杀生戒来培植慈悲、仁爱之心。

二、不偷盗戒

钱财是众生的外命,不偷盗戒是针对财物来制定的。众生几乎都贪财,贪财就会生起盗心,想将他人之物占为己有。众生偷盗时会用种种方法,例如假公济私、借债不还、顺手牵羊、偷税漏税等等,偷盗的心机、手段也算是千奇百怪。

我们作为佛弟子,就不能生起盗心,甚至不能将他人的财物举离本处。如果这样做了,值五钱以上就算犯到了根本戒。

佛弟子要修行佛法,不仅不能偷别人的东西,而且要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他人,这才是一个真正学佛人的样子。

三、不邪淫戒

什么是不邪淫戒呢?

作为在家居士,可以过一夫一妻合法的婚姻生活。夫妻之外的男女行为称为邪淫,若发生,则犯根本戒。

我们欲界众生最重的烦恼就是淫欲心。现在价值观念颠倒,把邪淫、找情人认为是时尚之事,还洋洋自得,说自己有本事。殊不知犯到了邪淫戒,后果会很严重,对家庭、名誉、福报都有妨碍,最终下辈子还要下三恶道,至于可能现世就有现报——得性病,乃至艾滋病,还算是轻报。

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邪淫,过贞洁的生活。

四、不妄语戒

不妄语戒正制的是大妄语,是从修行的层面来建立的。如果我们以虚荣心、以贪求名闻利养的心说自己修行开悟了、证果了、得神通了、有天人来供养了,乃至说自己是某某佛菩萨再来,那就犯到了大妄语,会贻误众生,罪过无边。

不妄语戒兼制小妄语,小妄语是指平时喜欢说假话,心口不一。我们佛弟子一定要说诚实语。

事实上,说诚实语是占大便宜的。如果我们一直说诚实语,大家就会尊重我们,信任我们;如果常常说假话,人家就不愿跟我们接触了,我们也自己取消了做人的资格。为什么这样讲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叫“信”呢?信,人字旁,右边一个言。这个字就告诉我们——只要人说出的言语就是有信誉的!现在我们说出的话一点都没有信誉,这不是自己取消了做人的资格吗?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说诚实语。万一因烦恼重,说了假话,倒也不算破根本戒,还是可以忏悔的。

五、不饮酒戒

酒是无明毒水,能乱我们的性德,所以说不饮酒戒是一条遮戒。

佛教特别重视智慧,只要使我们的理智颠倒混乱的,我们都要制断。如果我们喝醉了,就会犯糊涂,就会胆大妄为,不敢说的话也敢说,不敢做的事也敢做,等到醒过来又后悔莫及。

而且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喝酒会伤害脑细胞,如果平时嗜好喝酒,身体容易出问题,晚年还容易得老年痴呆症。由此可见,喝酒的现报也是很严重的。并且,还有将来的果报,在地狱里面有一个酒糟地狱,就是专门等这类众生下去的。

所以说,我们佛弟子不能喝酒,哪怕用小草头蘸一滴酒到嘴里都不能喝,不能说只要不醉就可以喝,养身的酒喝喝也没有关系。这是没有开缘的,一定要制断。

以上五条就叫戒相,是五种学处,是近事男、近事女所应学的,又称为五种大布施,这五种戒律能摄取无量众生,增长种种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天下有五难》

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

五辛为什么不能吃

佛经记载,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海底龙宫正入甚深禅定...

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

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

何谓「转轮圣王」

好,各位,阿弥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谈...

最根本的世间善法

太虚法师讲过一句话:人成即佛成。说的是:我们在人世...

星云大师《持戒的开示》

有的人因为怕持戒不自由,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实,...

居士遇到假和尚应该怎么办

问: 遇到假和尚化缘怎么办?一个出家师父开示,说碰...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欲决定生西方者,应具此二种行

【原文】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

【佛教词典】槃陀

(杂语)尺量名。行事钞上之一曰:般陀二十八肘。业疏...

【佛教词典】独行无明

【独行无明】 唯识宗所立四种无明中的不共无明之一。此...

养猫捕鼠,能滋生无量恶业

【原文】 人造恶业,如植葛藤,一本既发,枝叶蔓生。且...

比丘十八物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

圣严法师:识人识己识进退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

紫柏大师的念佛方法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

如何静坐问答录

一、一般问题 一、没有师父指导,可不可以自己修学静...

【佛学漫画】入门不是家

佛门中还有一个名词叫作标月指,也就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一行禅师分享减肥秘法

当你超重时,身体每个部分都承受着额外负担。膝盖会因...

国王与树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骄傲的国王。他要为他自己建造一...

每天念经拜佛为何还是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