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大安法师  2016/10/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惟自性乃尔。言性有二:兼无情分中,谓之法性;独有情分中,谓之佛性。今云自性,且指佛性而言也。性而曰自,法尔如然,非作得故。是我自己,非属他故。此之自性,盖有多名。亦名本心,亦名本觉,亦名真知,亦名真识,亦名真如,种种无尽。统而言之,即当人灵知灵觉本具之一心也。今明不可思议者,惟此心耳,更无余物有此不思议体与心同也。 --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我们来看看这个末句结归。谈这个“不可思议”,最后就落实在自性上了。

前面谈的非清非浊啊,无背无向啊,大哉真体呀,不可思议这些,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自性。

这个“自性”要分清楚有佛性和法性的差异。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不觉”的意思。这个“自性”,可通有情,也可通无情。

无情分上是叫“法性”,唯独有情众生这一边才叫“佛性”。

你看树木、花卉、土石,它们称为法性,我们有情识的生命称为佛性。这里谈自性就特指佛性而言。

“自性”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自然之“自”,“法尔如然,非作得故”。

“法尔”,本来就是那个样子,不是造作出来的,不是心外得来的。所以我们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本自具足”。

第二重含义是自己之“自”。自性是我自己,不属于他(外在的主宰)。不是外道说的自然哪,虚空啊,或者天给予的,那样就迷失了你的觉性,为他物所转。

这样的自性就表达着我们的佛性。佛性的表达有多种角度,于是就有多种名称。

谈到自性的名称之多,这里重点提出五种:

第一叫本心,对于外面的万法来说是本心;

第二叫本觉,对始觉来说叫本觉;

第三叫真知,无知之知为真知,就是无知而无所不知,这叫真知;

第四叫真识,无识之识为真识;

第五叫真如,没有变易就叫真如。

佛性的表达种种无尽,例如说,除了上面所举五种之外,佛性又叫圆觉,又叫一真法界……

统而言之,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指向我们当人现前介尔一念的灵知灵觉,本具的这一心。

所以现在讲“不可思议”所指向的就是我们的心性、自性。

离开自性,没有其他的东西、其他的法,能有这样不可思、不可议的体性,能与我们现前一念这样灵知灵觉的心相同。

这就像布袋和尚说的“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现前一念真实心那种灵知灵觉、不可思议的妙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一般人总是常...

这个佛七改变了我

我叫净玉,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东林寺打佛七,这个佛七让...

念佛方法与具体行持

净宗念佛方法简便易行,而执持名号,持之以恒,达到感...

【推荐】为什么很多念佛人害怕临终没有正念

问: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讲到...

佛诞节的纪念意义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期的纪念日,并且是他的...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

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

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

【佛教词典】七地断障证真

【七地断障证真】 十地中远行地的菩萨,加修一切菩提分...

【佛教词典】总持

南北朝时代尼师。又称尼总持。俗姓萧,名明练,为梁武...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里贫是指无财,耗是家破。多...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地位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

漫谈日常修行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

什么是「普贤行」

壬二、普贤观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

由感受来牵动,这就是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

如何对治宿业恶疾

光粥饭僧耳,一向率真,绝不肯虚誉人,亦绝不愿人虚誉...

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不被他转走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

卖本命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骗术知多少

近些日子,很多群里出了一些怪事: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