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学人要做钝功夫

大安法师  2016/10/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学人要做钝功夫

对净土经典的熏修如果没有达到熟悉的程度,我们的举心动念,遇见事情时的判断,还是凡夫知见在起作用。

这些知见,站在凡夫的角度看好像很有道理;而实际上要是站在佛的一边,从圣言量角度看,都是站不住脚的。

有些不正确的知见,比如“一定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临终一念必须在阿弥陀佛上才能往生”,诸如此类的观点,为什么能说得出来?他都不是站在佛的圣言量角度去讲,而是按照自己的知见去建立的。

那怎么把凡夫知见转变为佛知见?你一定要做钝功夫,做相当长时间的钝功夫。

就像临摹,我觉得要写好一个字都不容易啊!我这两三年,一天抽半个小时写毛笔字,临个字帖,但写来写去,还是很惭愧,写不好!要临摹好一个字帖都不容易啊!古人说:“十年太极不出门,二十年书法不出手。”连写好个书法都要二十年,如果要把我们多生多劫的凡夫知见彻底清除,把佛知见灌输进来,容易吗?不容易啊!所以一定要做钝功夫。

钝功夫怎么做呢?比如天天读诵经典,读诵的时候不要加以思惟,只是念清楚,听清楚。如果想抄经,去抄净土五经吧,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抄若干遍;或者拜净土五经,一字一字拜,拜个三遍五遍。净土五经拜三遍也就十万个头了,这就算加行了。

然后再好好念佛,每天念一万、三万佛号。总之就是在这里不断地反复用功,如同要钻一块硬木板,就盯在一个孔上去钻。现在很多人的情况是:面对一块木板,在这里钻不通,就换个地方钻,到处钻来钻去。看着好像在学佛法,说起宗门教下他也能谈点名相概念,有时候似乎还谈得头头是道,但是他都没有通,没有通就起不到作用。这样的花拳绣腿,在一知半解的人面前,可以炫耀一下,但真正在生死和烦恼面前是起不到作用的。上战场面对真正的敌人时,这种人是要做败兵的。

所以净业行人一定要持之以恒,水滴石穿,老老实实地做钝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

是否每天应多念佛号来调伏烦恼

问: 师父慈悲,在蕅益大师念佛开示那个里面,他好像...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

【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时间,以七天为一周...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怎么下功夫

2015年9月24日,受大安法师委托,《净土》杂志编辑部一...

带业往生,你不能带着重业

修净土宗,你要做两件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大安法师:讲预测和问灾难是否正修

问: 我们有些同修很喜欢大谈感应,或讲些预知,问灾...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

五浊恶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浊。劫浊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浊法都...

临终之日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送终是大事,一切众生都迷惑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萨就...

【佛教词典】摩睺罗迦

梵名 Mahoraga。又作摩睺罗伽、摩护罗誐、莫呼勒伽、...

【佛教词典】善法派

巴利名 Saddhammanikāya。为缅甸上座部佛教派别。前身...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

星云大师《为父母生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日欣逢我父亲(母亲)的寿辰,请您接...

命可以算吗

站在佛教的立场,并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风水...

圣严法师: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捡拾零碎时间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来,面对死亡,想想你要去那里?想想...

善加利用你的「缺陷」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

八句古言,开悟今人

1、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 --出处:《战...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

离开现前一念心性,没有一法是真实的

真正的修行,其实修行,实际上讲,修,就是要把我们的...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