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离开现前一念心性,没有一法是真实的

大安法师  2024/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离开现前一念心性,没有一法是真实的

真正的修行,其实修行,实际上讲,修,就是要把我们的烦恼修下来,我们的执着修下来。“洗除心垢,显明清白”呀,《无量寿经》两句话,就是我们本具佛性,就从如来藏性、妙真如性的这个本体来说,我们跟佛没有两样,是平等的。在凡夫份上,我们也没有减少一点,就像《梵网经》说的,佛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但是你的佛性是一样的。但佛为什么成佛,佛也是经过了“洗除心垢,显明清白”,把清白的佛性全都彰显出来,他成佛了嘛。

于是怎么修?就是洗除心垢,心垢就是我们内心的垢染。垢染具体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嘛,广开有很多的烦恼。那你的见惑多少,思惑多少,尘沙惑那是没办法数,无明惑四十一品。这就是我们所要对治的贼啊,它就是印在了我们五蕴的心里面,我们的五蕴是无明烦恼呈现出来的,但是无明烦恼的本性就是佛性。所以你修行是要叩己呀,为己之学,不是到外面去寻找的,离开现前一念心性,没有任何一法是真实的。

所以念佛就显得非常的必要,《观经》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我们本性是有佛心,但是一心具足十法界啊,就看我们作什么呀。你现前一念在念阿弥陀佛名号,或者观想佛像,或是依正庄严,这都属于作佛嘛。那你作佛的当下,你能念佛的心就是佛嘛,于是诸佛正遍知海就从我们每一念的佛号当中呈现出来。

怎么开智慧?念佛就能开智慧。但是这句话也可以依次说,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那你说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众生诸烦恼海也从你每一念里面呈现出来嘛。所以,性具事造,天台家也讲这个,它是完全吻合的,就看你事相上造什么。那你说我们的妄心,如果你不念佛就是念五欲六尘了,这没得跑的。念五欲六尘是惯性,已经是无量劫以来走惯了的路。

但是你念佛,它是逆水行舟啊,它要卯足劲去做啊,所以你修行就像推石头上山呐。你不修行,想五欲六尘,堕落,那就是从山上滚石头一样的痛快呀。为什么很难出离呀?为什么要发大愿呢?为什么要捍劳忍苦啊?你要推这块石头啊!

所以念佛真的好念吗?为什么我们强调了多少年:打佛七,日中一食,尽量坚持。我看满打满算,就是留下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不也都跑了吗?他跑肯定有理由啊:腰酸啊,腿疼啊,没味道啊,我饿呀——他有很多理由。说到底还是生死心的问题,信心问题,“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不容易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阿弥陀经》与《文殊》《般若经》的会通

等者,略举余经。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

龚老居士往生的殊胜事迹

去年元旦时,东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龚老居士往生,非...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

【推荐】六根攀缘的种种境界都不是真实的

缘影心就是指的第六意识,能够缘种种影像。缘就是靠六...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念佛摄心法从钝功夫做起

摄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标很好,你看一个演...

极乐世界是快速成佛的地方

有人说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进修持后还...

【推荐】以逆境苦难为师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

【佛教词典】高旻寺

位于江苏江都,南三汊河之西岸。创建年代不详。据大清...

【佛教词典】三国遗事

凡五卷。高丽僧一然(1206~1289)撰。今收于大正藏第...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

病人将终之时,是为其开示还是念佛

问: 如何正确理解《临终三大要》中提到的病人将终之...

花朵的六度精神

佛教讲众生得度有六种方法,称为六度。从一朵花,也可...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白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