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大安法师  2018/0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它。

凡夫众生没有清净心,有清净心的唯有佛,菩萨只有程度不同的清净心,绝对的清净唯佛。现在问题就是,在我们散乱的、妄念的心里面,一定要投下一个菩提种子,在黑暗的内心有一束光明投进去,这就是要执持名号。

我们原来,不学佛之前,完全都是散乱的心,完全都是黑暗的心,完全都是狂躁的心,现在要在这里面投进佛号。投进佛号,它就有转化的功能,这句佛号就能够收摄我们散乱的心,让它逐步有序,逐步安静下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禅的境界。

原来我们对境,都是散乱的,现在我们把这个攀缘五欲六尘的心转换一个攀缘的对象,攀缘这句佛号。这句佛号就以这一念,来把无量无数散乱的念摄归在一念。这句佛号是阿弥陀佛的清净心,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清净,然而这句佛号你去念、念、念,它就慢慢地,我们的心就会清净。

就像清水珠,有一个宝珠叫清水珠,清水珠是什么?一个很混浊的水,这个宝珠投下去,这个水就澄清了。这个佛号就像清水珠,投到我们内心,我们凡夫散乱的心、污染的心、生灭的心,就会趋向于佛的那样的清净心、平等心、禅定心,三昧心。

所以无论妄想、杂念多少,你把住这个名号就是方法,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就是出离心的问题,出离心也是要智慧观照的,有时候我们觉得碰到逆境;或者心清净,观照得比较清明的状态,出离心可能会比较好一些,强一点,因为出离心它实际上是般若智慧的一种表现形态。

但往往以后,散乱又来了,贪欲心又来了,瞋恨心又来了,或者顺境来了又贪念它的“刀刃上的蜜”,这时候好像出离心又没有了。所以这都在波动状态,这也是正常的。

那么怎么办?我们要常常保持一个出离的心,尤其对未法时候的众生,你说这个人有没有道心,实际上,就具体地看他有没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一切免谈。没有出离心,他所修行的一些善业,都会自然转化为人天福报。而这些都是魔的事业,都是出离不了轮回。

所以常常观照这个世间的一切有为法,它的苦难、无常、败坏、幻化相,不要被这些表面的、虚假的现象所迷惑;要观照到我们业力的身心,本质上的苦难感;要观照死亡随时的到临;要观照三界、地狱的剧苦,这样就会思地狱苦,思地狱苦就会发菩提心,菩提心里面就包含着厌离心,要从厌离心下手,这是一个,观照的方法。

第二是念佛的方法,常常念佛,阿弥陀佛知道我们出离心很难出来,于是弥陀名号的里面就具足了令我们产生出离心的功能。当我们念佛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到悲痛?这种悲痛也是出离心的表现形态之一。

老实念佛。你既然是居士,也不要去想得太多,居尘学道,世间法并不妨碍我们念佛法门往生这样的成效,自古以来都有很多居士成就了往生之事。

所以你不要矛盾,你就在你现有的身份敦伦尽分,持戒念佛,求生净土。敦伦尽分就告诉我们,你要尽到自己的本分职责,你在家里要孝养父母;对待你的妻子、小孩,你都要尽到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你在单位就得要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对得起你的这份薪水;要做好一个人,这净业三福里面;要修行十善。

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这世间的善业也是我们往生的基础,往生的资粮,然后深信切愿持名,随分随力地去念,时间多一点,就念的佛号多一点,时间少一点,就念少一点。实在是忙得过不过来,你哪怕一天十念法,它也是修往生一法。这样就叫随缘念佛,也就能够成办往生之事。要圆融,一定要有智慧,这样就比较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念佛人把求生净土当作第一大事

修净土的人要能敌得过生死。生死好比是敌人,净土行人...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

【推荐】舍不得儿女,误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拼命念佛,水肿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

净土法门能得到利益与否,在于有没有信心

再有人就根据这个又提问了。这问题是:只要闻信阿弥陀...

圣严法师: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行菩萨道的人,心中没有任何度众生的念头,也不计较自...

为什么会有望夫石这类「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的无想相众生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莲池大师对「归命」的详明诠释

归命,如波罗蜜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念阿弥陀佛能得到十方诸佛护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比如横超...

【佛教词典】无上妙觉

如来所得之觉体,不可思议,最胜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

【佛教词典】百丈独坐大雄峰

禅宗公案名。为唐代百丈怀海禅师藉独坐大雄峰拈提宗门...

把用在「低头」中的时间找回来

时下,微信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强大的朋友圈...

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

【原文】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

学会换位思考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

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从临时住处出来...

人死以后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吗

问: 根据统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的...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阿弥陀佛圣号最尊第一

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净土持名念佛法门更是径中又径...

文珠法师《念佛法门》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念是心念、想念、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