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净界法师  2016/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本。生死的根本是攀缘心,涅槃的根本是常住真心。

我们刚开始的发心就是依止无明烦恼,为了贪烦恼而修行,为了嗔烦恼,我一定要比你好,你拜了一百拜,我拜两百拜。为什么?我不愿意输给你! 以一种对立的心情来修行。那么你本身,无明缘行,行缘识,你一开始的根本就是一个无明,发动了一个行业,当然这个行业可能是一个善业,但是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行业就熏习一个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一定是杂染的,因为你那个行是杂染。这个行为什么会杂染呢?因为你最初的源头是依止无明。无明杂染,行识也杂染,行也杂染,识也杂染,一个杂染的心识所创造的名色、六入、触、受这个身心世界一定是杂染的。

假设我们一开始的发心就是为了要成就佛道,为了调伏自己的烦恼,也为了帮助一切有情调伏烦恼而做佛教事业,那这样子的因缘是随顺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于生老病死灭。所以说,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前面的最初的原点这个根本是杂染性的,你所发动的业力、所招感的果报都是杂染性的。

《楞严经》它也讲出一个譬喻,说你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饶你积功累德都不能成就圣道!说沙,你要用沙煮成饭是不可能的,譬如蒸沙不能成饭,何以故?沙非饭本。说你这个沙啊,虽然你用火去加热,它不能转成饭,为什么呢?因为沙不是饭的根本,你只能够说是热沙。一开始你压根儿就不是对治烦恼修行的,那么你不是对治烦恼,就是放纵烦恼,就是这两件事情而已。那么你一开始就是要放纵你的贪烦恼去做种种的事业,结果你最后的果报一定是杂染性的,所以这叫自欺自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问: 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方法...

四大毒蛇

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

圣严法师《越看越是个美人》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

真理战胜邪恶

有一回,佛陀在拘睒弥弘法,受到外道的嫉妒,故意收买...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法要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一、揭秘之说 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

【佛教词典】遍照遮那

(杂语)毗卢遮那佛也。此佛译为遍照,亦略曰遮那。遍...

【佛教词典】七十真实论

梵名 Tattva-saptati。天亲菩萨造。系为破斥数论(僧佉...

善良的心不因被欺骗而改变

常常听到有人埋怨好人难做,也有不少人一味放大好人没...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极乐世界也是缘起,是否也有成住坏空呢

问: 请问师父,如果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是缘起,那是...

恶心的果报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

虚云老和尚在世经常说: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简称为《华严经》,大方广是...

谣言

印度拘萨罗国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住在某处森林里,他...

无分别心是道

宝峰寺,某天午斋毕。僧问:饭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饭...

肉食主义的逻辑悖论

从童年到成年,一遍又一遍地,大众被告知吃肉是正常的...

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馈

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

宝静法师:略说天台宗大旨

天台宗教义,浩如汪洋,非一言所能罄,今仅作概要之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