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雍正皇帝著书破邪护正法

大安法师  2018/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雍正皇帝著书破邪护正法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参禅有悟,正知正见。自古以来有很多皇帝也都接触过佛法、修学佛法,但雍正皇帝是第一人。印祖对雍正皇帝也是非常推崇。

雍正皇帝曾作过一本《拣魔辨异录》,他著此书的因缘是这样的:在明朝时,天童寺有一位密云悟老禅师,是一位开悟了的和尚。在他座下有一位徒弟叫法藏,天资非常聪颖,在参禅方面也是很有消息的。

但这位法藏我慢贡高,并没有彻悟,就认为自己道行、悟境超过他的师父,就作了一本书叫《五宗原》。《五宗原》一出来,他的师父密云禅师就认为他的很多观点不对,就进行了批驳。

可是法藏不服气,还在其他场合说他是无师自通,都不承认他师父了,认为师父的水平不如他,他是千古第一高人。这样教内很多有正知见的禅师也都对他进行批驳。

法藏座下又有一个徒弟叫弘忍,他就维护他自己的师父——法藏的观点,写了本《五宗救》,来反对其他老禅师的批驳。

这在禅宗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法藏、弘忍师徒俩,都是很有点水平,很有点悟境,但知见确实不正。但他们有个特点,就是很多士大夫阶层是他的外护,他又很能装点门庭,徒众甚多,势力很大。

那么到了雍正皇帝,他在节选禅宗语录时,就发现这个法藏和弘忍的书里有很多不正确的东西——“妄认识神生死本。以为极则。误认佛性。谤毁戒行”。

“妄认识神生死本”,即整个以他的识神作为他开悟的极则事,把很多虚法都当作实法去理解。他立一个圆相,认为圆相就是千佛千祖的本源,然后套用禅宗的三玄三要来附会他的观点。

法藏和弘忍有很多知见讲得是天花乱坠,但他们不了解,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是害人法身慧命的毒药。佛说三藏十二部,最后为什么会有拈花的公案?摩诃迦叶破颜一笑,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向上本份。

然而法藏和弘忍在这个知见当中一套又一套,全都是邪知邪见。雍正皇帝是很具有正法眼的,认为这样的观点如果流行天下,将会害天下人的法身慧命。

以至于修行人会演变为不坐香、不结夏,甚至饮酒食肉、毁戒破律的魔子魔孙。每天谈的都是怎么吟诗作文,取悦士大夫,搞所谓的机锋转语,在枝节上兜圈子,行这些伎俩。这些都是毒药啊!

雍正皇帝认为曹溪的法脉不能容忍这样的浊流。如果这样的魔说以及魔子魔孙流落人间,就会使后人受到无穷的遗毒,法身慧命就会受到损伤。

所以雍正皇帝说,后世人具正法眼的毕竟很少,大都喜欢看热闹,看到法藏、弘忍很有势力,有很多外护,又讲得天花乱坠,就识别不了。

为使天下后人不受他们的毒害,雍正皇帝不惜眉毛拖地来作这本《拣魔辨异录》,花了两年多时间,在治理国家的繁忙事务中抽空写出来的。一共有十卷,十万余言。

这本书著出来之后,他就立了一个谕旨,要将《拣魔辨异录》收录到大藏经里面。

然后把原来明代以来入藏的像法藏和弘忍他们的书全部剔出来,把版全部毁掉。而且下了一道旨意,如果还有哪个丛林要流通法藏和弘忍的书,那就要按国法去处置。

雍正皇帝为什么用皇帝的权威来做这桩事情?就是太关心后世众生的法身慧命了。这种正知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先入为主接受了一个邪知邪见,那一个人的修道就毁掉了。

雍正皇帝是以皇帝这样的威德,来做一桩铲除佛门邪知邪见的事情。

我们看到后来有些学者谈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说雍正皇帝如何专制,如何干涉禅宗内部的事情,实际上这些学者都不了解真实情况,这正是雍正皇帝大慈悲心的表现,是为了护持后人的正知正见。

这部书文理高深,通过读《拣魔辨异录》,真的觉得雍正皇帝是个学问非常深邃的人。无论是教内的佛法,禅宗的消息,还是儒家的理念,都是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用得非常娴熟。

他挑选了弘忍在《五宗救》里面八十多条错误之处,一一加以批驳,批驳得非常精辟,击中要害。其文句和道理都很高深,浓缩着禅宗和教下的根本理念,去破斥邪知邪说。

这本书可能不是现代人所能轻易看得懂的,但我们看一看还是有好处的。印祖提倡读书人去看这个,不仅对教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而且对儒家孔子的心法、以及开拓学问之眼界都很有好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禅宗五家七宗——沩仰宗

沩仰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唐代沩山灵祐禅师(...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

为了洗碗而洗碗

三十年前,当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时,洗碗可不是一件惬...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问: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

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禅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我们生命的真相

我们要思惟到,我们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得人身之...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

【佛教词典】举似

(杂语)以物示人也。临济录曰:乐普回举似师。...

【佛教词典】意生身

又叫做意成身,初地以上的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如意受...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

蚂蚁的力量

小小蚂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它们...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

圣严法师《忏悔与负责任》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

六祖大师的「三十六对法」

六祖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

佛教的生死轮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回现象在到处诠释。例如风起云...

禅修时的内省观照

禅修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事物,而是去发觉我们个性和行为...

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

一个人活在世间上,即使七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在一...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

身陷绝境,学会珍惜和理解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时而是宽阔的大道,时而是崎岖的山...

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