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忏悔与负责任》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但是承认错误之后,还要负起责任,准备接受这个错误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才是忏悔的功能。

根据佛经,忏悔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对自己的良心忏悔;第二是对我们所亏欠的人忏悔;第三则是当众忏悔。在当下承认错误的同时,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佛教徒通常是在佛前忏悔,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或是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所以会在佛前求忏悔,请佛菩萨为我们作证明。佛经指出,凡夫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此,无论我们如何客观持平,都不免会犯错。尤其我们的记忆总是很快就把错的、坏的事情忘掉,或是不愿想起,甚至于把错误合理化;但是对自己得意的事、对别人的贡献,却又记得牢牢的,而变得自傲自大,不懂得谦虚。所以,无论知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我们都应该忏悔。

其实在我们一生之中,无意间对不起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等最亲近的亲人;我们伤他们的心,让他们受苦受难,而自己并不知道,甚至有时候让人家受苦受难,心中还在幸灾乐祸,说:“活该!希望他再更苦一点,这样才能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像这样的心理,都应该要忏悔。如果我们平常能够天天忏悔的话,我们的身心行为,就会愈来愈清净。

如果做错事不忏悔会怎么样呢?佛教徒相信“罪有罪报,业有业报。”果报有好有坏,好的叫作“福报”,坏的叫作“业报”、“罪报”。如果不忏悔,我们受的苦难就会多些;如果忏悔,受的苦难就少些。

我们的家庭、事业、学业,甚至于健康,都免不了会产生种种的挫折、磨难。这些阻碍、不如意、不顺心,其实都是我们过去在有意、无意间,所造的种种罪业,而形成的果报。但是许多人不理解这个观念,一旦果报现前了,就觉得是老天没有长眼睛,而埋怨:“像我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老天对我不公平?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简直是没有天理公义!” 甚至会进一步会想:“天底下根本没有天理、良心!既然人家对我这么坏,凭什么我要对人家好?”从此自暴自弃,出现报复的心态。这样不仅害他人深陷苦难,也使自己再受一层烦恼所苦。所谓冤冤相报,无有尽期,真是苦上加苦、罪上加罪;如果还不懂得忏悔,想清楚问题的症结,情况便会愈来愈严重。

如果不忏悔,就像欠债不还一样,总有一天债主会逼上门来。尤其到过年的时候逼得更紧;试想看看,过年过节如果有债主上门逼债,不是很痛苦吗?忏悔以后,无论有形、无形,无论债主是不是在我们面前,至少我们良心上的负担已经减轻了。

可是忏悔以后,并不等于罪过就此一笔勾消,而是“承认错误,愿意承担”的意思,是表示“欠你的钱我会慢慢的还,等我有钱的时候一定会还,而且会主动还。”而且忏悔并不是将所有的过失都推给佛菩萨来负责,如此是误解了忏悔的真正意思,也不符合因果观念。

不肯担负责任,就不会改变自己,业力就永远存在,这种假的忏悔并无法净化内心;而且不忏悔改变,便无法真正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其实,只要肯接受“人是无法逃遁于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观念,就会提醒自己少做一点错事,这样便能达到防非止恶的功用。所以忏悔之后,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而是要更努力多做功德、多行布施,以积聚善缘。

忏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只要至诚地表明忏悔业障、罪障的决心即可。另外,也可以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它的意思是:“由于我过去贪、嗔、痴的心理,造了种种的业,透过行为、语言和思想表现出来,伤害到人;现在我来到佛前真心忏悔,愿佛菩萨给我做证明,证明我已经全部忏悔了。”

忏悔也可以用拜佛的方式,一边拜一边忏悔,一面念一面拜,或者是念完以后再拜。藉由无我的礼拜及〈忏悔偈〉的反思,就能毫无隐瞒地彻底承认错误,并增加担负责任的勇气,达到忏悔的功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邪淫为什么会障道

什么叫破坏善根呢?以杀生来说。你杀生,杀完了以后,...

若是做错了事要怎么忏悔

问: 我们若是做错了事,应怎么忏悔? 答: 迷途知返...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忏悔的前提必须要有惭愧

惭愧和忏悔,是佛弟子的初门,也是很必要的,就是一直...

让罪业消失的方法就是「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

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第四行愿:忏悔业障愿。 这个忏,原来也叫忏摩,是梵文...

铁窗下的忏悔

再度入狱,虽近不惑之年,却开始对自己生命产生疑问:...

诽谤圣者,忏悔得解脱

过去,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

圣严法师:身残心不残

身体障碍有不同的等级、类别,造成障碍的原因也各有不...

圣严法师:最好不要当劈腿族

问: 劈腿族是爱情国度新名词,以前叫脚踏两条船,但...

【佛教词典】迷丽耶

梵语 maireya 之音译。又作迷隶耶、昧娜也,意译作木酒...

【佛教词典】无上尊

(术语)人天中,佛最尊胜,故号无上尊。无量寿经上曰...

不为明日而忧

刚才来了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

有志于修行者,一定要注意饮食

古德说:身安则道隆。饮食会影响我们的根身,心识依止...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极乐世界是快速成佛的地方

有人说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进修持后还...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问: 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如何静坐问答录

一、一般问题 一、没有师父指导,可不可以自己修学静...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

鬼分为哪些类

问: 请问,鬼分为哪些类?他们生活状况如何?哪些鬼...

【推荐】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造塔、礼塔、绕塔的功德

佛塔虽然是一种建筑物,但是人们却可藉此积累功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