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大安法师  2019/0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问: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净土是顿超?一些喇嘛都预知自己将投生在哪一家,父母是谁,时间地点都知道,为什么不投身佛净土,而要再做人转世?

大安法师答:你问得很有智慧,确实从净土法门来看是非常不赞成那种转世,或者转世童贞出家,一闻千悟转大法轮等等这些,千万别发这个愿。因为在这个世间,我们都是凡夫,第一你能不能保持人身,你都没有把握。第二你即便能保证人身,这个声闻都有隔阴之迷,菩萨都有隔胎之昏,更何况一般的修行人。他一隔胎,一转身都忘了。忘了之后,如果记得他前生修行的功德,可能得大富贵呀!大文才呀!说不准就用这个富贵、广才又造作更多的恶业,所以第三辈子就得下三恶道了,所以这是非常严峻的。

一个净业行人,一定要有观念,没有来世,就是今世了脱。所以净土法门,你今世不经过中阴身,莲华来了,马上去。去了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一出来就是阿鞞跋致,就能够快速地得一生补处,快速成佛。所以净土法门可真是当生成佛的法门,即生成佛。他并没有经过一个死亡的中阴身阶段,是文成印坏,临终在定之心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之时,都是不隔的。所以净土法门它确实是顿超,为什么能够顿超?是靠阿弥陀佛的慈悲的愿力。

如果靠我们自己修行的功夫一步一步地去走,可以说这个时代是没有人能够出得了三界的。出三界要断见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要全都断尽才能出得去。试问这个时代,哪怕是大修行人,谁能做到这个程度呢?所以这是不能说大话的。预知自己投生在哪一家哪一家,那真的是比较有风险。那它的宗派有这样一说,人家这样做,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在座的诸位,如果已经听闻到阿弥陀经无上的名号功德,接纳到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这么至重的悲心。如果还要找一个下生投生的话,那你就太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太对不起阿弥陀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

念佛时常不自觉地运转周天,此种观想是否为妄见

问: 我是一个练过气功的学佛者,过去亦常持佛号,但修...

大安法师:一天念多少佛号才有效果

问: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有效的去除妄念...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

第一念是哪里来的?如何让它不起

问: 当自己遇到人或事儿,刹那间就会一丝贪嗔闪过心头...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

【推荐】佛号要如何念

首先谈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心态就是四个字至诚...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

南阎浮提众生的特点

在四大部洲里南阎浮提众生特点是勇猛强记,意志力强。...

这样的时代,罪业众生该如何解脱

在佛的正法的时候,行人的根机都很殊胜,善知识如林。...

【佛教词典】厮禅

厮,乃相互之意。原指禅师与门人相互问答应酬,参究宗...

【佛教词典】明王

梵语 vidyā-rāja。又作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明,...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

时节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农夫...

能守住口业,则成佛一半

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

【推荐】印祖一生教化的三十二字箴言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修行从点滴开始

一切众生都因不明因果而在生死中轮回,连猪猫狗都包括...

佛的马麦之报

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 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