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

大安法师  2019/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

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土。对这个净土的类别的这种判别呀,也是自古以来净土理论家所讨论一个主要问题之一,西方净土是事相上的土呢?还是本体上的这种实报庄严土呢?甚至还是什么化城呐?

对这个问题加以讨论,善导大师在这里非常明确地指出西方极乐世界属于报土,实报庄严土,阿弥陀佛是报佛,在净土成佛的是报佛是报土,在秽土成佛的是应化身的佛,有这么一个区别。

那么这样就提出一个问题了,如果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世界是报土,那么实报庄严土它是很高妙的,一真法界,事理圆融,重重相即呀,因陀罗网,非常不可思议的刹土,那么这样的刹土,就是从初果须陀洹到四果的阿罗汉他都去不了的,

用常途来说这些四果圣人也只能生到方便有余土啊,那么这个小乘圣人都没有办法去,那业障深重一品烦恼都没断的凡夫他怎么能到报土去呢?

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那么善导大师他为什么楷定古今,他就有种气概,他斩钉截铁地说,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就凡夫众生的烦恼污垢业障来说,确实他是不能到报土去的,但为什么他能去,这就是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作为强缘,作为增上缘,来令五乘齐入,五乘就是菩萨,声闻,缘觉,天,人,这五乘行人,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令他横超的,如果靠他自己修行的功夫,就是阿罗汉,断见思惑的阿罗汉也去不了,信位的菩萨也去不了,从通途的断惑的程度,他一定要破一品无明,他才能够生到实报庄严土,从断无明的程度浅深分证常寂光土。

所以,在这里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凡夫还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报土,全凭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这就是净土法门,仰靠佛力、仰靠弘愿带业往生的奥妙。

但是这一点呢,对很多通途教理的人,他很难产生信心,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既然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你就不可能生到报土,即便生去的话,那也是事相上的粗糙的土,他很难相信,这就是站在通途教理很难相信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的一个例证。

《观经四帖疏之九品往生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有三种功德

第二个,我们选择极乐世界,我们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那...

当妄心杂乱之顷,念佛自然随念寂静

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

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

娑婆世界的快乐是一种轮回力量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不念弥陀更念谁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

《观无量寿佛经》第七观:华座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

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大安法师:求往生是否先要做个善人

问: 如果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先要做个善...

【佛教词典】六类死

人之死有六类,但此六类死,其中又分为二:一、由福寿...

【佛教词典】贪着利养恭敬戒

【贪着利养恭敬戒】 p0979 瑜伽四十一卷一页云:若诸菩...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

【推荐】每天醒后用十一问来反省自己

如果在黎明,早上你睡眠之后,你坐起来,在那种夜气清...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

在家念佛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

挖空心思勉强得到,实际上不是好事

如果命中没有,而挖空心思勉强得到的东西,实际上不是...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

印光大师:药师法门仪轨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

丛林中出坡的意义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气...

学佛修行的11大禁忌

1、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

必须走出妄想,才能够面对弥陀的光明

这段是《楞严经》,说一个人他依止妄想的过失。这个地...

人为什么会到妈妈肚子里呢

六道众生都在生死轮回中,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