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修行的11大禁忌

2011/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是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这个方向永远不能忘记和改变。

2、可能有的同修深入经典后,把阅读经典当成阅读小说一样作为谋求阅读快乐的一种方式而忽略了自心的修行,应当要行门(实修)和解门(读经、看开示)并重,否则可能走偏成为佛学爱好者、或者佛学研究者,这样对佛经的真实义理就可能理解偏。

3、对于弘扬佛法的法师、大德、居士,不要轻易评价,守好口业,除非你已经开悟证果,否则造了地狱业都还不知道。

4、永远不要障碍别人(尤其是高僧大德)行持善法。例如自己对放生有看法,但不可以对别人放生造成障碍,那会间接形成杀生。

5、千万不能自赞毁他,执一非余,特别是对于修学法门,佛说的任何法门都要尊重、赞叹,自己在实修中深入自己有缘的法门就行了。

6、自己修行一段时间后,如果反观自己发觉自己有些骄傲、有些傲慢、觉得自己有点了不起,这个一定要非常警惕,这个是不好的现象,可能会由此吃大亏。这个时候魔会很容易入侵,所以一定要警觉!

7、学佛修行千万不能贪神通、贪感应,这个又是一大修行忌讳,魔同样会很容易入侵,一定要警觉。

8、最后,莫说别人是非、多看自己缺点,待人接物谦卑、恭敬、真诚。

9、学佛一定要努力寻求明师指点,求的方法应该是忏悔业障和如法修行求佛菩萨加持,而不是到处攀缘。如果因缘不到,自己可以依止古德、善知识的开示论著进行系统学习,也有同样的利益。

10、学佛一定要谦虚,万不可贡高、自以为是,这样的习气在末法时期及容易被魔所利用,以致于魔所加持、摄持,造下无量无边罪业。

11、学佛一定要远离愦闹,常在闲静处实修。不要乐于争论,在末法时期争论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的,因众生都很坚固执着自己见解,是很难相互改变自己的见解,所以多说无益,点到为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土法门四忌

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

大寂法师:三种情形会让你生起退转心

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

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两不碍

许多学佛的人把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对立起来,认为一门...

每一次的付出,都为心中砌一条大道

有三个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砖,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

学佛的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

法门无量当广学

佛陀在摩竭国弘法期间,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兴建了竹林...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佛教和中国文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

本焕长老与印顺法师开解众生疑惑

现代社会把人的各种欲望都裹挟在里面,拼命刺激你,但...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佛教词典】斋筵

又作斋会。指设斋食供养佛法僧三宝之法会。“斋”之原...

【佛教词典】三百矛

(杂名)犹言三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经十四曰:...

慧律法师《修行人的通病》

诸位法师、诸位新戒子:   大家阿弥陀佛!这一次三...

【推荐】佛法看身体健康的原因

昨天有人问:请问师父个问题,我一个同事也学佛,说几...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

念佛发起因缘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为稳当第三...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待人处世的「三好四给五和」

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四给:给人信心、给...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

星云大师《特殊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我们这一次夏季佛...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四个原则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