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心念佛即能往生吗

印光大师  2016/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心念佛即能往生吗

窃谓末法世界,于禅、教、律中,能断惑证真,现身即出生死轮回之外者,实难其人,以仗自力故。唯净土法门,则不论上中下根,但具信愿,皆可往生,仗佛力故。

而守培法师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论,初言信愿念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为古人一时逗机之谈,非普通之语,今人执定,则甘露反成毒药矣。如是,则以佛及东土诸大祖师宏扬净土者之言论,皆毒药也。何以故?令人决定生信故。下又云念佛必定要生信发愿,非信愿不可。如起信发愿,必定要念佛,非念佛不可。如此,岂异定方医病,难免误人。灵丹妙药,病者当饮,病去当除。不病者,虽有妙药,不可饮也。若如彼说,则佛与西天东土诸祖师善知识皆误人之庸医也。病者当饮,不病者不可饮。试问谁为不病者?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教证齐诸佛之善财,并华藏海众。以其皆未全体离病,故令饮药。今守培法师,为教佛乎?为教九法界乎?若是教佛,则光愚劣,不得而知。若教九法界,不亦与佛、普贤及诸善知识相反。此种大节目,某尚不以为非而登之,则恐招祸不浅。

至下云无五戒十善之法,无纲常之道,无谛缘六度万行等法,直是不成话说。灵峰谓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无信愿,总属自力。虽则功夫纯笃,尚未至于业尽情空。无信愿,则不能仗佛力。未至业尽情空,则自力亦不能到彼佛菩萨境界之极乐世界。此种语言,乃不刊之论,三世诸佛之所赞叹者。今守培法师,想是高登毗卢顶之大善知识,否则何能驳此。凡修行人,无不持戒修善,尽纲常伦理之道。故大小乘律中,皆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略文。

今谓一心念佛者,皆无其德与道,则此一心念佛之人,为泥塑木雕耶。为仍着衣吃饭,与世人无异矣。若着衣吃饭,何可无戒善纲常乎?又既着衣吃饭不碍一心,然则生信发愿,何为便夹杂而不一心乎?一言以蔽之曰,只知说大话,未曾实行故。祈发大慈悲心,破我之邪见谬执,俾守培法师之论,遍布中外,则是光之所馨香祷祝也。以此宏法,则非光之愚劣所能领会,故不得不为一上呈,白其愚诚。如有妙谛,请为的确指示印光之所说不合道理,请为辟驳,以开茅塞。但须将光原书随函寄下,庶可对领座下妙义矣。

附录 守培法师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论

或问云,信愿念为净土法门三种资粮,势如鼎足,缺一不可。灵峰蕅益大师云,念佛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一心不乱,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吾师何为以一心念佛即得往生,于古人得无异乎。

答,佛法非有同异,时机乃有大小耳。所谓信者,信十万亿佛土外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而不生疑惑也。虽有信心而不愿不念,何异说食数宝乎。故说缺愿念不得往生。愿者,乐欲之意。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七宝庄严,微妙不可思议。但能起乐欲之心,而不念佛,何异说食不造食,而想食乎。故说缺念,亦不得往生。念者,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如子忆母,念念不舍,临终往生西方,何异说食造食而后食之乎。故此信愿念三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也。此说虽妙,但是一时逗机之谈,不可作普通语也。若决定执之而不融通,则甘露反成毒药矣。余言一心念佛即得往生,非于此有别也。但于信愿念三法,不起执著耳。如云念佛,必定要信愿,非信愿不可。如信愿必定要念佛,非念佛不可。何异定方医病,岂免误人。灵丹虽妙,不病此者何用。病者当饮,病去当除。此一定之理也。

或问,但念佛而无信愿,如鼎去二足,何能立乎。

答,若有信愿,而不念佛,则可云不生。若念佛而不信愿,则不可说不生耶。何以故。若人能一心念佛,不愿生西方,亦不愿不生西方。不愿离东土,亦不愿不离东土。不愿生天,不愿为人。不愿做修罗,不愿成神仙。不愿证声闻,缘觉,菩萨。不愿堕地狱,饿鬼,畜生。不愿生东南北方四维上下佛土。惟独一心念佛,无一切异念。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且道此人到临命终时,当生何处。若生四空天,他乏空定之因。若生四禅天,他缺离喜乐之缘。若生六欲天,他又欠戒善之德。若生修罗,他又未怀瞋恚之心。若生人间,他又未行纲常之善。若堕地狱,饿鬼,畜生,他又未曾作负债,悭贪,五逆十恶之罪。若证声闻,缘觉,菩萨,他又没有修四谛因缘,六度万行等法。若生东方佛国,他又未曾念阿閦佛。若生南方佛国,他又未曾念宝胜佛。若生北方佛国,他又未曾念成就佛。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但有清净一心念阿弥陀佛之因,若不生西方净土,且问生于何处。难道生于虚空乎。虚空又非所生之处,而且他又未曾念虚空。

倘若生处不以念因为主,而以信愿为主者,我闻世人有作杀盗淫之因者,未闻有发堕地狱鬼畜之愿者。若果无愿而不生,则三途应皆空虚,无人愿故。若三途非是人生,则因果报应又安在哉。实不知一心念佛,已包括一切,不但信愿在其中,则六度万行一切万法,无不具足。一心念佛,当下即是清净国土,何必执定再要生信发愿也。念既如是,愿亦如是,信亦如是。净土法门,贵在一心。一心为主,以信愿念为用,对下根人当全用,对中根人不定用,对上根人单用,对上上根人则无用无不用。倘正在念佛时,加以欣彼厌此之心夹杂之,其心能一而不乱,未之有也。念不一不生极乐,闻其名,见其形,皆得往生,岂虚语哉。

“驳守培法师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怎样去圆满落实菩提心

发了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之心,怎样去圆满,去落实...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

净土问题回答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

【推荐】净业的十种信心

彻悟禅师的净业十种信心,是从信心上讲的,这十种信心...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

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

省庵大师悲心切切,劝勉我们去去莫愁途路远。去去,就...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在家庭工作中修行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当以勤心照顾店铺为事。所言修...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

印光大师论对治烦恼习气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但因妄相执著,而...

【佛教词典】六众生

(名数)眼等六根以譬狗等六畜也。杂阿含经四十三曰:...

【佛教词典】贪习

即贪欲之习性。首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放下身心才能养身

近几年来,时常有人登门或来信,来电要我谈谈养身之道...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愿就是用名号度众生,名号里面有着...

轮回就是这样来的

作为一个净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个清洁的功夫,就...

【推荐】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

星云大师《生死烦恼》

一、生死的过患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死是修道人最...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明廉启敬《修龄要旨...

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为什么我们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

怎样保护学佛人的信心

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

我曾经在南山寺,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人,他是因为车祸...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