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大安法师  2019/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我等刚强众生。那要调伏刚强众生用什么方法呢?要讲经说法,要让他知道生命的真相、真理。

那真理是什么?就是谈因果问题,所以知苦乐法。为什么要谈四圣谛?要谈我们众生的生存境界是苦的,八苦交煎的。我们众生在这迷惑颠倒,在苦中还不意识到苦,所以这个世间就叫娑婆。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很难忍受,但是这个世间的众生还能够忍,忍到麻木的程度,还以苦为乐。

所以佛要告诉这个世间的苦境。这位悉达多太子,他为什么要出家?也是见证到生命的生老病死啊!当我们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毫无意义,无常啊。所以我们众生正因为有衰老,有疾病,有死亡,才构成了佛来这个世间的必要性,才有着我们去学佛的必要性。

所以要讲“苦集灭道”。苦要认知,这才有点智慧,叫苦谛。然后进一步追溯,由这个苦果追溯它的原因,就是集谛,集的召感性,就是烦恼。然后给我们讲灭,灭就是寂灭,出世间的安乐的境界,以及达到这个涅槃寂静的方法,道谛。苦集灭道是谈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因果,这里就包含着苦乐法。众生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但是我们对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们都是颠倒的,对避苦和趋乐的方法更不了知,所以佛要讲说这些佛法——知苦乐法。

《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动物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

问: 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在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

色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的。很多时候的美好,都是...

贻误今生净土机缘,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们知道这娑婆世界的剧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对头碰面,...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

人生有无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

一切问题本来就不存在

一个生活充满苦恼的问题人去拜访一个智者,一见面就迫...

把心放开,不比较不计较

一年轻女孩前来哭诉说:种种事情都不如意,感情、金钱...

对父母做了少许不善,定得大苦报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信息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

【佛教词典】阿难半身舍利

(传说)西域记九曰:未生怨王窣堵波侧,有尊者阿难半...

【佛教词典】受持不捉金银戒功德

亦名:不捉持金银功德 子题:清净圣众福田、戒之功德胜...

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

一个活在头脑中的人,他的思想是无法停止下来的,因为...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

圣严法师《人生的愿望》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心愿,常常想:我...

汉传佛教的忏法

禅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忏罪集资。忏罪也可以说是净障,...

印顺法师:念佛法门三特征

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

在寺院上厕所要注意哪些问题

进厕所后,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

比丘尼的八敬法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

不气歌

不气歌(一) 夫妻相伴不生气,气急败坏家风气。为了...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圣严法师《忏悔》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犯了根本罪如何才能重新受戒

受菩萨戒,有些人他可能会有质疑,他曾经受了五戒,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