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比丘尼的八敬法

2011/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众,尊重比丘的八件要事,一旦发心受过比丘尼戒,亦须加受八敬法,故后人称之为八敬法。何等为八?分别如下:

一、百岁比丘尼应礼初夏比丘足。

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三、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受戒)。

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六、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

七、不同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丘住处结夏安居(为便利请求教诫故)。

八、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约三种自恣(自由举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例如:...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

敦煌风格连环画《微妙比丘尼受难因缘》

(1)从前,有一位巨富长者没有儿女,就聘娶了一个贫寒...

半碗稀饭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参加这个劳动,这叫普请,挂了牌...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十种魔业

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二、恶心布施...

什么是佛教所说的「三障」

赛场上,人们希望成为不被障难阻挠、成功达到目标的勇...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读诵须知: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

【佛教词典】八万十二

(杂语)八万四千法藏与十二部经也。法华经见宝塔品曰...

【佛教词典】色相

一切物质显现于外可以眼见的形相。...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参禅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彻大悟...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的启示

从前在寺庙里看过一尊文殊师利菩萨,白玉雕成,十分晶...

参究念佛的利与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像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

不知道

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

妙莲老和尚自述闭关苦修的传奇20年

环境愈苦道愈坚 俗语说多难兴邦,如果生活安适,人心就...

对待婚姻的态度

一位年轻人和新婚的妻子经常吵架,他很懊悔,埋怨自己...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

念观世音菩萨三年多瘫子康复

明朝崇祯年间,安徽有个乞丐,因为下肢瘫痪,就双手代...

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

持戒的人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持戒呢?持戒就是一种警觉我们心念的功能,一种...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