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字洪名的实相之道,一刻也不要离开

大安法师  2020/04/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字洪名的实相之道,一刻也不要离开

阿弥陀佛彻证法界实相理体,同时又把他无央数劫的积功累德、六度万行所有的功德,全都凝聚在六字名号当中,来传达给我们。

当我们念这个名号的时候,当下就跟阿弥陀佛的法身理体、他的无量的智慧、光明神通就产生了互动的关系。也就是在我们娑婆世界凡夫的境界当中,马上就有了通向佛法界的一个联系。

所以我们能够听闻到六字洪名,这确实是不简单的事情;能够信受执持这个名号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所以我们要至诚尊重这六字圣号,它是我们脱离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句圣号我们要执持,“执”就是不忘记,“持”就是恒常地把它把住、守护住。无论是在行走的时候、住下来的时候、坐下来的时候,乃至躺着的时候,我们都要系念六字洪名。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无论是讲话、沉默、动作、安静,乃至于穿衣吃饭及大小便利这样的过程当中,都不要离开六字洪名。

这种“道者不可须臾而离也”——六字洪名实相之道,我们不要一刻地离开它。当我们念这六字洪名的时候,六字洪名的真如法性、弥陀的功德就在熏习我们凡夫的神识,就是“转染成净”,所以不能离开六字洪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

念佛的利益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 一称南...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五逆十恶之流临终十念与平常十念有何不同

此之十念,比平常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一念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昼夜经行念佛需要注意什么

乾陀诃提菩萨是《佛说阿弥陀经》中的四尊菩萨之一,乾...

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 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

以这种心来修净土法门,都称为杂毒之善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

【佛教词典】裸形外道

(流派)梵语Nirgrantha,天竺二十种外道之一。表远离...

【佛教词典】外道小乘四宗论

全一卷。印度提婆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又作提婆菩...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

舍利弗尊者入金刚三昧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

第一念是哪里来的?如何让它不起

问: 当自己遇到人或事儿,刹那间就会一丝贪嗔闪过心头...

慈心化嗔心

有一天,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

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之心

往生就非常纯粹的三个条件:只要你信、愿、持名。而且...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处

古谚:饱暖思淫欲。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圣贤文化却...

好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恭敬父母,尽心孝养 养儿方知父母恩,为人父母者,更能...

圣严法师对付生气有一套

圣严法师教人对付生气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脚底、...

四念处观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