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这种心来修净土法门,都称为杂毒之善

大安法师  2017/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这种心来修净土法门,都称为杂毒之善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土法门的人,身口意三业所修的信解和你的行持必须从你的真实心里面透显出来。不能作伪,不能装假,不能外面表现成很贤良、很精进修行,实际上是心口不一,自欺欺人。如果内心充满着贪瞋邪伪,都是机心在起作用,无惭愧心,无动于衷,是不可以的。

自己无始劫以来的恶习,如果不去对治不去控制,只想损人利己,没有一点无我的空慧、慈悲心,就是一个假名的佛弟子。

不能好像也讲修行,内心一点都没有改变烦恼习气,做点表面文章。这样所谓的善行都属于杂毒之善,就是夹杂着贪瞋痴之毒的善,又称为虚假之行,都是假招子,不是真实的净业。

如果是存着这样的心来修净土法门,纵然修得很辛苦,日夜十二个时辰,急走急作,如救头燃,都称为杂毒之善,不真诚。想要回向这样的杂毒之行求生极乐世界,那是不可能的,不能达到目标的。

为什么呢?不相应,不能感应道交。为什么不能感应道交?是由于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的大愿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由这个大愿所引发的六度万行是真实的行持。

佛将其因地所有六度万行、果地上的功德都凝聚在六字洪名当中,这个名号也是真实心的结晶。

所以阿弥陀佛因地无量劫以来修因证果的全过程,哪怕一念一刹那这么短的时间,身口意三业所修的,都是从真实心里面所透显出来的,一切行为造作都是真实的。

真实和真实才能对应,真实和虚假它对应不了。就好像磁铁能够吸针,它相应,吸过来了;如果是一根草,它不相应,不发生作用。

那怎么相应?首先就必须要有至诚心。那恰好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是极大的挑战,我们这个世间众生太虚假了。

为什么坑蒙拐骗这么多?出口都是讲假话,搞得成了他第二天性。你在世间法搞假搞多了,搞假搞多了把假作为真了,自己也骗进去了,修出世间法,能相应吗?

所以念佛,你说每个人都能念佛,但是跟这个佛号能不能相应,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

四十八大愿——(第26愿)菩萨得金刚身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推荐】对阿弥陀佛的力量有怀疑

我们念佛法门,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净土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者

序文 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者,诸余法门,高之则下...

怎样去圆满落实菩提心

发了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之心,怎样去圆满,去落实...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动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愿

问: 鹦鹉、八哥、老鼠等动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

【佛教词典】男女

(杂语)密教之深旨,以男女为智慧禅定之标帜。大日经...

【佛教词典】十种清净

【十种清净】 p0110 显扬六卷九页云:依清净者,谓十种...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

贻误今生净土机缘,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们知道这娑婆世界的剧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对头碰面,...

绝不能把佛舍利当成商品买卖

近来各地颇多贩卖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开价,闻之...

挂着花鬘的羊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灭之相

那么现在也有二宝,现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宝,不承认僧宝...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

【推荐】要有能接受批评的雅量

在职场上,难免遇到因为行事风格不同、立场有异,而有...

把顺逆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

《法华经》认为,你应该是历事炼心,把顺逆的境界转成...

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火车就要启动的时候,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一只...

弥勒菩萨思想和慈氏的由来

汉译大乘佛经,关于弥勒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现仅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