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大安法师  2020/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却很少,这不是与“万修万人去”的净土法门有所违背吗?

大安法师答:你这个提问表面上看好像有些尖锐、有点道理,但实际上这里隐含着两个你自己可能难以发现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万修万人去”是指在具足“深信切愿”这个基础上,执持名号的人能够“万修万人去”。并不是没有信愿,泛悠念佛也能往生。

现在有很多人好像偶尔也念念佛,但他是不是具足信愿?这个问题很重要了,因为念佛法门能否往生不是仅仅靠功夫,它是要靠感应道交,与佛号相应啊!

这个相应是要靠信愿的。但这个时代的众生业障深重的特征之一就是难以产生信心。信心属于般若智慧,愿的核心内容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也是需要般若智慧的。

如果他没有这种智慧,一天到晚想的还是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偶尔念念佛好像成了他的一种消遣,一种生活点缀,你说说,他的深信切愿在哪里?

他念佛时没有这样一种刻骨铭心地,像灭顶之灾现前呼喊救命时的一种恳切?无量劫以来今生才闻到念佛法门的这种悲痛、这种欢喜?

我常常说一个念佛人如果没有达到过一次掉眼泪的经历,你怎么能说自己是一个念佛人?

如果就凭着这泛泛悠悠的态度,一天到晚想的、做的都是五欲六尘的事情,信愿不具足,能够往生吗?

所以这不是念佛法门的问题,完全是个人的问题。就好像太阳普照一切,然而有人却顶了一个木盆在头上。照不到阳光不是阳光的过错,是他自己的问题。

这是解答第一个是否念佛人很多,往生者少,与“万修万人去”相违背的问题。答案是:不是与原理相违背,是他自身没有具足深信切愿,没有与佛号的感应。

第二个误区是,你怎么知道往生者就很少呀?

实际上来说在我们这个世间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往生西方净土的人是很多的。

可能你有一种错觉,觉得往生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一定是有很好的瑞相,天乐盈空,异香满室,见光见花怎么怎么的。有这种往生瑞相当然很好啊,品位很高啊。

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瑞相你就能说一个念佛人没有往生吗?根据圣言量,一个念佛行人哪怕他曾经念过一日一夜的佛号,都决定可以往生。哪怕临命终时他各种业障现前,病痛,如睡梦去,他也是可以往生的呀。

那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有看到瑞相,就判断他没有往生,于是说没有什么人往生,这话是不能自己去这样判断、这样去说的。

我们要深信,往生者还是很多的。因为往生这桩事情,不是靠自己的功夫,是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五大劫思惟的四十八大愿,就是要保证我们决定往生的!

所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会来帮忙的啊,临终接引啊。

我们要有信心,《佛说无量寿经》说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六十七亿菩萨摩诃萨往生,那么小菩萨往生更是不可算数啊,算都算不清楚的人数去往生啊。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觉得,哎呀,念佛人很多呀,现在没有几个往生的。这个说法你讲久了,如果让很多人没有信心,你可是谤法呀,这是不能开玩笑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

妙莲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

知识份子来学佛有帮助吗

问: 知识份子走近善知识、走进佛法有什么帮助吗? 慧...

金明法师《用佛法来剖析人生》

主席、各位同学: 今天承贵大学佛学会之约,来此演讲...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

【推荐】修无分别智要从哪里着手

问: 师父慈悲,听您上课时曾经说过,有一母亲他有两...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不生净土,身后便是地狱

有些人自力的禅得不到利益,同时净土仰靠阿弥陀佛慈悲...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

【佛教词典】三不善根

【三不善根】 指其体不善,能成为一切不善法之因的三种...

【佛教词典】非人

(杂名)对于人而谓天龙八部及夜叉,恶鬼之冥众,总为...

佛菩萨天天都在跟前,是我们不能够理解

无著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修弥勒菩萨慈心观。他在山里坐...

闭关的意义

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

婚姻的暴力

婚姻暴力不是现在才有,在中国历史上,古小说中,都有...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跃经》...

长夏须养脾胃,如何调理有秘方

中国人以农立国,讲究吃饭。其实一个人身体真正需要做...

【推荐】寿康宝鉴劝戒十则

一戒处女: 闺秀处女,最重视一生名节,倘若狠心将她玷...

【推荐】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

比方说你念阿弥陀佛圣号,你创造一个音声:念从心起,...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

阿弥陀佛之身,是与诸佛同一法身;阿弥陀佛无心,是以...

仁心的力量

三国时,吕布与刘备交恶,用武力赶跑了他,这还不令他...

时间会带走所有烦恼

如果一味沉浸在烦恼之中,就会无暇顾及其他,没有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