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大安法师  2017/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就是针对我们的烦恼、习气所建立的戒律的条文。

最基本的就是五戒:杀、盗、淫、妄、酒。不杀生是培植我们仁爱心,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由戒就能生定,由定就能开慧,他是有这个次第。就好象三层楼,你的戒律是第一层楼,禅定是第二层楼,般若智慧是第三层楼。你不可能没有第一层楼就想要第三层楼,也就说你一个戒行不行的人,他也不可能有禅定,更不可能有智慧,所以净业行人是要勤修戒定慧的。戒定慧就体现在我们的净业三福里面的。

有的观点说我们这个末法的众生是不能持戒的,是持不了戒的。于是他就不持(戒)。反正有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对五逆十恶的罪人都能救,那么我不持戒他当然也能救我了,这是一种观点。

还有一种观点,一个念佛行人不持戒,不修戒定慧不行,如果他没有持戒,不清净,禅定没有,他就不能往生了。

这两种观点,都是走到极端啊,都是不正确的。第一就是净业行人虽然是仰靠佛力,这种他力去念佛去带业往生,但是他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持戒。虽然持不清净,但是他要尽自己水平去持,至少在粗的戒律方面他是能持的。那么尤其是佛教徒你不持戒就没有佛教徒的资格,尤其是出家人,如果他不持戒就是败坏佛教的形象。

佛教在这个世间能否存在,存在的时间有多长,完全取决于戒律。所以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持戒。但是我们也看到靠持戒的功夫是很难往生的,这就要靠阿弥陀佛了,持戒的功夫能够决定我往生的品位啊!我持戒持得好一点,我往生的品位高一点。

但是就往生这一点来看,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令我们往生的。所以,这要解决一个这样的关系。

另外一方面,非得要有持戒清净,要有禅定的功夫,他就不了解这种净土法门圆超一切法门的特点。因为净土法门他的往生不是靠自己的功夫,他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的力量。那么这个愿的力量这就是要我们感通了,我们信愿持名感通上的这种力量。虽然我持戒不清净,虽然就没有一点禅定的功夫,但也可以往生啊。所以我们要建立这样的一个知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要把它搞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体万用,一念万涵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个月影,一个月影就是...

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吗

问: 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

念佛能改变因果规律吗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比如一个人癌症本来该受报的,诚...

这个时代要求生净土

在这个时代,要大力倡导求生净土。我们知道人生第一件...

慧律法师《1998年佛七圆满开示》

情爱纠葛,苦多乐少 我们这几天在打佛七,大家可能不...

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净因也

【原文】 已矣哉!一切众生,流转苦道者,良因一念妄想...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在春节给父母磕个头

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

【佛教词典】迦布德迦伽蓝

(地名)Kapotakasa?ghārāma,西域记九曰:迦布德迦...

【佛教词典】八斋

(名数)八支斋之略。即八戒也。...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

我们每天都在想什么

一个人身体上最宝贵的,就是大脑。大脑会为我们每天思...

定慧难等持,是娑婆世界修行的常态

常有一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个理大家都明...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于诸梵行念念精勤无怠,能得十种利益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推荐】嘴上不积德,最终是害了自己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在郑博士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