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求生极乐是贪心吗

大安法师  2020/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求生极乐是贪心吗

或问:何得文中,彼佛有声闻弟子。答:此暂有终无,至下释文中当辩。

又问:厌苦趋乐,似专自利,何名菩萨。答:求生净土,正为见佛闻法。得无生忍已,还来此世,救苦众生,是菩萨行,非声闻道,如天台《十疑论》中说。——《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好,这里有两个问答,进一步辩明《佛说阿弥陀经》属菩萨藏的一个确切含义。

极乐世界为何有声闻?

有人一看这个经典被判摄为菩萨藏就有些不理解,会质疑:你说这部经是菩萨藏,那为什么在经文里面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有无量无边阿僧祇的声闻弟子呢?

莲池大师的回答是:这个是暂时有声闻弟子之名,但最终没有声闻之实。你看《佛说无量寿经》里也谈到,极乐世界声闻都能变化出很多的化身到他方世界去教化众生,令他方世界无量无数的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从中可以看到,这个声闻所表达的或者是从他断惑程度来说他是声闻,或者他原来的身份是声闻往生的,但从他当下的心地都是大乘菩萨的心地,所以最终就没有声闻之实,更不会有定性声闻。

求生极乐是贪心吗?

那又有人问:这个念佛往生从现象上来看,确实他有厌三界之苦、趋净土之乐这种现象,表面上来看不是自利吗?甚至有人说你这个念佛行人就是贪心嘛,看到极乐世界黄金为地就贪黄金去了嘛,好像是自利,怎么称为菩萨呢?

莲池大师回答道:这里要从修净土法门的发心来看,你求生净土的目的是什么?求生净土的目的不是去享受人天福报的,不是说要得多少黄金的,而是为了见阿弥陀佛、闻大乘法、证得无生法忍的!

这是自利的过程,同时还要发出悲愿,证无生法忍之后,还要来到这个娑婆世界生死苦海,救度一切有缘的苦难众生的!是要发愿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发愿呢?你往生之后还要回来,不要忘记苦难的众生。这个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二种回向是成就大悲心的,这就是菩萨行哪,不是声闻道啊!

声闻道是想,我好不容易离开三界的牢狱,打死也不过来了,这地方太苦了!但是菩萨会回来,他会主动地回来,因为他不忍众生苦,他同体的悲心一定会让他自然地过来,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八千次来到我们这个世间的因缘。

佛陀是“大悲菩萨”嘛,发过大悲之愿,众生受苦就等同自己受苦,他怎么能够在涅槃里面安享安乐呢?他一定是不住涅槃的。

所以《佛说阿弥陀经》不是声闻道经典。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中的第一个疑问,就在谈这个问题:你求生净土,舍离苦难众生,这不是自了汉吗?这哪是菩萨的行为呀?

智者大师就说道:你这种指责,是不明白菩萨分两种,一种是证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还有一种是初发心菩萨。

如果是得到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你指责他是有道理的,但问题是一些初发心的菩萨,你让他要在三界里每一世去度众生,他是不可能做到的,是无有是处的。他一定是要先求生净土,得到无生法忍后,才有能力到这个世间来度众生。

所以求往生是为了见佛闻法,得无生法忍,再来这个世间度众生。这样的全过程都是属于大乘菩萨道的内涵,不是小乘的自了汉,这些我们都要辨识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资格谈极乐是空

这个实有到底是什么实有呢?上个月有一批居士到东林寺...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

人生无味,皮囊终坏

严澄。字道彻,江苏常熟人,文靖公严讷的儿子。年少即...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

张抡的奏折

宋代官员张抡。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总管。...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

末法时期,念佛以持名最为得力

众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种方法,如观想念佛、实相念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

大安法师:如何把佛法介绍给家人

问: 弟子一接触到净土法门,就欢喜信受,并想方设法...

【佛教词典】般若提婆

(人名)Prajādeva,高僧名。译曰慧天。见求法高僧传...

【佛教词典】退失所得瑜伽坏

【退失所得瑜伽坏】 p0913   瑜伽二十八卷七页云:退...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

寻宝

一处山城里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轻的太太,并生...

死亡犹如搬家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

梦参老和尚念佛三问

问: 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还需要闻思修吗...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

三际穷之,了不可得

以下把修空观的相貌再别释: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

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