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大安法师  2020/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意思是说假如我成佛的时候,我住持的刹土,还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话,我就不成佛。现在法藏菩萨已经成佛了,于是正面描述就是西方净土没有三恶道。

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这一愿会成为第一愿,它传达了什么信息呢?从排列来看,这实在是阿弥陀佛大悲心的一个表露。法藏菩萨在五大劫考察他方世界种种形态的时候,观察到他方世界轮回的苦难,尤其是三恶道众生的苦难苦不堪言。堕到畜生道里面,愚痴暗冥,八难之一。

七佛以来蚂蚁都不能摆脱蚁身,堕到鸽子里面八万大劫也脱不了鸽身。畜生道,很苦啊。饿鬼道受恶业所感,天天饥饿、干渴,就是饮食放在他手里,都会变成焦炭,就是一条河在他面前,他看到的或者是脓血,不能下口,或者水就干涸了,苦啊。地狱道里面更是万死万生,痛苦惨不忍睹。所以法藏菩萨无量悲悯,一定要首先解决众生三恶道的问题,一个底线的苦难的解脱。

从我们众生来看,实际上我们每天的忧虑不安,内在的恐惧,也就是这个内容。很多无神论者,不相信六道轮回的人,到死亡的时候为什么会恐惧?他认为人死灯灭,但是在他要死的时候,他可能就不敢说这个话了。这一生当中没有干什么好事,五毒俱全,那非要栽到三恶道去,很恐惧。

你看那些人死亡时的面孔很狰狞,令人不敢看第二眼,这都是害怕造成的。

法藏菩萨深知他方世界众生的恐惧,要让这些恐惧众生得到一种安心、一种安乐,不要怕。因为众生,包括我们每一个人,阿赖耶识里面都有很多下三恶道的业力种子,我们都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担心下辈子要到三恶道里面去报到。

所以阿弥陀佛给我们安心,你只要念佛,只要到我的刹土,虽然你有下三恶道的业力,但是到这里就没有三恶道,你就安全了,这是表达的第一个内容。不仅西方净土没有三恶道,你只要往生,再到他方世界做度众生的佛事,也不会在他方世界下三恶道,这是表达的第二个内容。

诸佛如来,阿弥陀佛的悲心,先要救度苦难众生,而苦难的众生就是要下三恶道的众生,所以要给他一个安全,一个底线的保障。我们要体会第一愿的内涵,就要把自己设身处地放进来仔细体会,这时才会发自内心地说 :“阿弥陀佛,真是太感谢您了!本来我要到三恶道报到的,现在到了西方净土,就永远离开三恶道了,离开了轮回的苦难,这真是太让人安心了。”

对应第一愿,我们要发什么愿呢?我们要解决了轮回的苦难,我们要避免三恶道的剧苦,那就有了一条很好的道路,赶紧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人的一生,生死事大,然而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众生,天天被五欲六尘所缠绕,往往把人生的这一件大事忘记了,根本问题不解决,反而去斤斤计较那些枝节的问题。第一愿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帮我们了办生死轮回的大事,让我们横超,带业往生。第一愿也告诉我们,虽然我们有三恶道的业力种子,但是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的大石头放在大愿船上就解决问题了。

原来大家对于带业往生还有些争论,到底是消业往生还是带业往生,说大藏经里没有“带业往生”四个字。这第一愿就已经告诉我们是带业往生。如果不是带业往生,阿弥陀佛还要发这个愿干嘛?我本身就没有三恶道的业力,阿弥陀佛还要发这个愿,不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就是因为我们带了三恶道的业力,所以阿弥陀佛来帮助我们,在那里不会起现行,那里没有三恶道。这个意思已经如此鲜明,还要去咬文嚼字吗?我们要透彻理解第一愿的内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化解冤亲债的六个方法

1、吃素戒杀并回向冤亲债主 吃素是断杀戒杀的开始,从...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

【推荐】怎么理解「业力先牵」与「十念往生」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如《观无量寿经...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

【佛学漫画】打篮球还是踢足球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修行人要把握当下这一念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

文殊菩萨之微妙三德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大安法师:学佛人的世界观

世界这个概念,世指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

【佛教词典】福分

(术语)二分之一。感世福之五戒十善行法,谓之福分。...

【佛教词典】常居树下

【常居树下】 p1012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常...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读书的四要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最重要...

慧律法师:信仰观世音菩萨

信仰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学习 在佛教信仰里,观...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我们今天在抉择一个生命体,不管你遇到一个男人或者一...

身心安乐之行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

为什么人对死亡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如果人们不相信有来世,不仅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也会影...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杭州云栖祩宏禅师(莲池大师),字佛慧,号莲池,俗姓...

何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问: 何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妙境法师答: 何谓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