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大安法师  2022/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我等凡夫自性也是具足的。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法身是以众生界作对境,所以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在我等众生的心想里面有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和应化身。“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段《观经》的经文非常的重要。我等众生具足如来的相好,如来藏性里面具足,但我们的烦恼、分别、业障把它遮盖住了,所以就要藉助一种修行方法,把本具的相好彰显出来。

在业力凡夫层面,我们是感知不到佛的相好的,乃是我等众生无量劫的轮回过程当中,由于身见我执故,造作种种的恶业,长久地受的身体都是三恶道的身体。即便生到人道,也都是卑贱的身、丑陋的身、流转六道的身、八难的身。所以我们的身相就在业力凡夫的层面是很丑陋的,三十二相,我们照照镜子,一相都没有。所以阿弥陀佛很慈悲,用他成就的相好光明身来让我们观想、系念。

当我们见到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身的时候,无量劫轮回的种种身业的系缚就能得到解脱,入到阿弥陀如来的刹土,也能像阿弥陀佛一样,得到平等的身业——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乃至无量的相、无量的好。一往生就有这种情形了,从莲华出来就不是我们现在的长相,那就是佛的相好。

而且,还有六种神通,“六通无碍异常伦”。一往生之后,我们就有六种神通了,这是阿弥陀佛发愿在果地上给我们的恩赐。

首先,有宿命通。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能知道自己以及其他的众生种种的宿世的发生的事情。投生在哪一道,活了多少寿命,这些无量劫的事情都能知道。这种神通,异常伦,就是跟声闻、缘觉的神通、跟菩萨的神通还不一样,比他们更超胜。比如阿罗汉也有宿命通,但是他入定观察,八万劫以内的事情他都能知道,八万大劫之外的事情他不知道。

天眼通,就是能看到无量刹土的情形。阿弥陀佛愿力说,最低限度也能够以天眼见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的刹土的情形。这里异常伦,一个阿罗汉能够看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还要作意;到了佛的境界的那种天眼通,无论作意不作意,都能够见到无量无边的无央数的刹土。所以他的神通的境域非常广大。

天耳通,就是不仅能听到极乐世界的诸佛以及百鸟、风铃、八功德水说法的声音,乃至他能听到百千亿那由他他方刹土诸佛所说的种种法。当然,这个天耳通是贯穿十法界的,能听到佛讲经说法,当然也能听到地狱众生受苦的声音。

他心智通,就是能知道他人的心念。我们世间人有句话叫“知人知面难知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往往时间待得久了,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但是在种种的事情当中历练,才知道这个人的话,可能就上当受骗很多。如果有他心通,当下就知道他心里的状况、念头,那就不至于上当受骗了。诸佛菩萨的他心智通,还是从讲经说法要观机逗教,由他心通知道他心里的欲求、想法,应他的机来说法,所以诸佛讲法之前都要入定,就是观察与会大众的根机。这就是他心通。

神足通。“神足”就是种种变化:由大变小,由小变大;揽长河为醍醐,变大地为黄金;上身出火,下身出水;在虚空能够行走,能够坐卧,能够打坐,这些都是神通。神通也包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当中——一念顷,能够到他方世界去。其数量之多是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就在一念之间可以分身散影前往。

第六种神通就是漏尽通。前面五者外道也能修到,叫五通仙人,但是漏尽通——“漏”就是烦恼,烦恼要除尽——那是圣人的境界。一般来说,真正谈漏尽通,唯有佛位才能说漏尽通。这些声闻、菩萨烦恼断了,但是习气还存在,这就是三乘圣人有习气。唯有佛是烦恼正习没有了。就好像烧木头,木头烧完变成了炭,变成灰。如果火烧得旺的话,炭没有了,灰也没有了,全都烧得一干二净。这个就属于佛的境界。所以漏尽通不容易。

我们看到很多有神通的人,比如五种神通,他容易失去,因为他还有烦恼。说有一个公案。有一批五通仙人从空中飞行,正好路过皇家公园。那个国王带着一批妃子正在游乐,在游泳池里面天然的泉水正在那里沐浴,这些美女——妃子又唱着歌曲。仙人从空中看到这些美女在沐浴又唱着歌,马上就动了淫欲心,一动淫欲心,就纷纷地掉下来。这国王就很生气了:“你偷看我妃子洗澡!”就把他们的手脚都剁掉了。烦恼没有尽,遇到一个因缘,他的烦恼起来了,神通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做到六种神通具足。

其实六种神通也是众生本具的,现在我们靠自己的修行那是要动经无量劫的,神通是要从禅定里面得来的,散乱的心是出不了神通的。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有六种神通具足,无有障碍,而且是超胜于声闻、缘觉、菩萨的六种神通,是佛的果位上的那个水平的神通。

《劝修净土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边地疑城往生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

清朝陆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陆岫梅,六品官吴昌濂的妻子,江苏苏州人。一生乐...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问: 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

出门怕有危险,就先念地藏菩萨圣号

【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如是等辈,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人生的总预测

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

一念法供养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

净土不摄非人

非人不是指鬼神咯,是指这个非人行没有人的道德行为!...

具足信愿称名,依旧是万修万人去

净土法门就是感应道交的产物,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拯救...

【佛教词典】香木

(物名)出厕去秽之木。以香材造之,悬于竿端摩擦之而...

【佛教词典】三仙二天

(名数)三仙者:一、迦毗罗仙,数论之祖也。二、鸺鹠...

学佛的三个阶段

简单来说,佛法分为人天乘、解脱乘、菩萨乘。人天乘就...

克服忧虑和疑虑的最好方法

我常常告诉我的弟子和学生们要有现在观,观我们现在所...

本焕老和尚北大演讲录

党素萍: 我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聚会的因缘。我是皈...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用清净心创造洁净土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

人生一半一半,要懂得包容不完美

很多人都会要求完美,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表示精益...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

晚年要是受了病苦,一定要忍耐下来

问: 如果已知道身体已经败坏严重,虽不是立即会死亡,...

无为里面有真谛,平淡里面有道味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

时时存着一颗善良与慈悲的心

早斋时,僧值师表堂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男子在寺院...

别小看为动物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

我们为它们诵经持咒,令它们得闻佛号及佛咒,在心识中...

慈舟大师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禅定功夫,不是坐禅坐出来的,乃是念佛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