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是等辈,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梦参老和尚  2021/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是等辈,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善男子、善女人”,加个“善”字,是因为他能恭敬地藏王菩萨,所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地藏菩萨像前,你认为你喜欢的事,乃至唱歌、跳舞,在菩萨像前作揖、供养都可以;买了新衣服,在地藏菩萨像前摆一摆,先供养菩萨;乃至于给小孩买的玩具都可以供养——任何事物都先供养菩萨,也不只是供养地藏王菩萨,应该念念不忘三宝。乃至于香华,经常供养,随你的力量,一朵花也可以,但把这一朵花用意念观想,一朵花代表全世界的花,都拿来供养地藏王菩萨,把你的心力变大。这是世间物的供养。

以下可以说是法的供养,也就是劝别人也这样做,劝一个人也可以,劝多人更好,你的六亲眷属、认识的朋友,劝他买花先供佛,买新物品先供佛,乃至于饮食、医药,在佛前摆一摆,都可以供,这是你诚心的关系。

“如是等辈”,就是这样的人,用伎乐供养、香花供养,乃至劝别人也信、也供养,“现在世中”,就是讲现世,就是你现在生中,有鬼神在你周围拥护你,未来世中也有鬼神日夜拥护你。为什么呢?因为你供养地藏王菩萨,也因为这些鬼神在你周围卫护着,“不令恶事辄闻于耳”,使你的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见,横事、恶事,一切飞灾横祸你就不会再受了。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劝你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还有七种好处,就是身体的相貌圆满,吉祥如意,六亲眷属也都很吉祥。供养当然要赞叹,赞叹当然要礼拜,第一个礼敬,第二个赞叹,第三个才是供养,这三者是相连的。你只有礼拜,没有供养,只受礼拜的福德;只供养没有礼拜,功德要小;既要歌咏赞叹,又礼拜又供养,福德要大一点。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念佛消业的故事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

念佛一法,顿得成就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一份惑,证...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

功德最大的就是救命

阿弥陀佛。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这个机缘呢是刚刚...

以恭敬心供养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给造出来。有些人他来到寺庙的时候,这个...

只有这样护法,你才会有无量功德

护持三宝,要从信仰的建立开始。首先,你要认定佛法僧...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啊...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

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心、境是一对,一对就是合而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

如何修地藏占察忏法

我们《占察经》讲完了,附带着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用占...

【佛教词典】旃陀罗笈多

梵名 Candragupta。意译为月护。印度孔雀王朝之创始者...

【佛教词典】青瘀等像非忆持识

【青瘀等像非忆持识】 p0804   无性释四卷八页云:又...

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

在声色货利的前面,我们要能自制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

走遍天下寻知己,未识这个是知音

比丘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

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

问: 顶礼法师,请问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弟子...

释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

1、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

法门无量当广学

佛陀在摩竭国弘法期间,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兴建了竹林...

念佛是享受,念的时候就是极乐

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修学佛道却变成外道,自己还不知道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