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大安法师  2017/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是第七——出家梵行觉。欲界众生对五欲的危害可谓刻骨铭心,整个身心都是欲望的表现形态,每天欲望之火在内心沸腾!不要以为欲望是幸福之源,要观照它苦难的本质。对于暂时没有出家学佛的俗人,要不贪恋执著世间五欲的快乐,要思念出世间真正的法乐。

【三衣】即出家人的法服。一是安陀会,即五衣。第二是郁多罗僧,即七衣。第三是僧伽梨,即九衣,三衣是福田衣,是十方三世诸佛所披的法服,表达一种超越清净的出世间的幢相。所有的众生看到三衣都会清凉,因为它们是慈悲、清净、解脱的象征。出家是高贵的生活方式,出家人可以作人天师,乃至他们不讲经说法,只要穿上三衣,都能有教化众生的功能作用。出家人放下世间五欲的追求本身就起到教化众生的作用。

【瓦钵】就是出家人用的钵,原初的出家人饮食靠托钵,如法的钵材质是用瓦或者用铁来做,不能用贵重的金属。【法器】就是出家人能够帮助修行的法物,比如香炉、引磬等。三衣、瓦钵、法器,都是出世间的象征。

【志愿出家】俗人要有出家之心。在家就像陷入沼泽地,如果出家,那就能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能够有自由去修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善法。

【守道清白】出家人要守道清净。这个道就是我们的平等清净涅槃之心。现在我们的心狂奔到五欲六尘里面去,背觉合尘,违背本觉的理体,追逐五欲的尘境。

【梵行高远】梵行就是我们要持出家戒律,尤其是不淫戒,“梵行”即离开淫欲的行为。五欲里面最严重的是淫欲心。由于淫欲心很重,一切过患也就随之起来。《佛说四十二章经》曰:“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一切欲望当中,没有比色欲更大的。如果还有一种欲望跟色欲这么强的话,普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修道了。能修梵行是非常崇高、深远、超越的行为。一个人能够把梵行修好,最重的欲望对治下去了,对治其他的欲望就有势如破竹之势。能打开心量,慈悲一切众生。

【慈悲一切】就是要有同体的大慈悲心,不仅是对有情的众生,而且对器世界的山河大地也要有慈悲。慈悲分为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要建立在空性的基础上的,才能够无条件地慈悲一切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臭女净心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

电视如梦 念佛醒梦

两年前,一位师兄在学佛小组分享的时候说,她已经不看...

为什么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见性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虽然...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八关斋戒也是针对居士所施设的一个戒法。是在五戒的基...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为什么说名号即实相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问: 我是一个虔诚信佛已皈依没受戒的俗家弟子。我的家...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

【佛教词典】尽智无间有何智生

【尽智无间有何智生】 p1286 俱舍论二十四卷十五页云:...

【佛教词典】根本智后得智所断随眠差别

【根本智后得智所断随眠差别】 p0924   成唯识论十卷...

百不管老媪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

慧律法师《[我]不属于这个世间》

各位尊敬的义工、各位发菩提心、慈悲、无条件牺牲奉献...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

【佛学漫画】入胎·十月

如果按照佛历计算,佛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完全...

【推荐】观音菩萨在哪里呢

在各大寺礼拜佛菩萨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普陀山的...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

放弃小利来成就大事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事情要自己...

汉地寺院常见的佛事与疑问

供斋 第一个,供斋。所谓供斋,通俗地说就是你们拿钱请...

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一、修行功夫贵恒常 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

看看有几位鬼神在保护你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