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大安法师  2023/0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佛有同体的大慈悲心。众生在造业,佛悲悯不已,他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教化我等众生不要去造业。要讲因果,讲轮回,用种种苦切的语言来讲,造了什么恶就要到什么地狱遭受多少劫的苦果,来教化我等众生。但虽然我们听到佛这样悲心的教化,还是那样的无明愚痴,不相信,不接受。还认为这是佛的方便之语,佛是吓我们的,哪有这回事啊?

就类似于现在一些人你跟他传达佛讲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他不相信,他还哈哈大笑:“没有这个事。”那他造业就更没有阻拦的力量了。那造业会到哪儿去呀?那一定要下地狱的。所以当佛在经典当中对阿难说这句话——在佛眼所看,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的时候,佛多么地哀怜哪。就是刚强难化,不相信,不接受,于是行为不改变,还是按照他的贪瞋痴的烦恼去做事,三恶道就是他的归宿。

那三恶道里面,我们到三恶道轮回了很久了。我们堕到地狱的时候,佛也没有舍弃我们。我们堕地狱在那里水深火热,刀山剑树,灰河血河,佛就更悲痛了。因为佛是跟我们同体的,佛是看一切众生等同一子,如罗睺罗。你说做父母的看到自己唯一的儿子去下了地狱,他是什么样的悲痛?别说是受地狱苦,就是受人间牢狱之灾,父母都不得安宁。所以释迦牟尼佛悲痛啊,悲痛得就想代我们在地狱里面受苦,让我们置换一下,佛替我们受苦——是这样的悲心。

但我们造的恶业实在太重了,虽然佛还在想代我们受地狱之苦,但我们还是在地狱里面不能信受,不能被救拔。这业障,能敌须弥,能深大海,能障圣道。到地狱里面,每天万死万生,佛放光他接不到,佛的慈悲声音他听不到。这时候业力不可思议呀!就像饿鬼道的众生,他饿得要命,干渴得要命,但是他一接触到河流,本来都是水量丰沛的河流,在饿鬼的眼里就干涸了,或者河流的水变成了脓血了。就同样一个水,我们看的是水,饿鬼看的是脓血,这就是业力重。

证阿罗汉果的人有宿命通,他就知道自己曾经在地狱里面受苦的情形,他一知道自己原来在地狱受苦的情形,他的那种恐惧不是流汗,是流血,每个毛孔里面出血呀!那很苦很苦啊,我们还体会不到这个苦。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受苦刑,用三百根矛来刺他的身体,那我们觉得凌迟这样的苦应该是很苦了,但跟地狱的苦相比这是小菜一碟,地狱比这苦得百千万亿倍呀!

这样从地狱里面好不容易受苦完了,一般的业果是地狱道受完就到饿鬼道,饿鬼道受完到畜生道,畜生道受完了到人道,人道里面又是六根不具、聋盲喑哑、下贱贫穷。得人身,那也是一个侥幸,那说明生到善道了,比三恶道要强得多,在佛的眼里肯定比较高兴了,比较欢喜了。所以佛就赶紧过来,以种种方便要令我们在人道里面听佛法,种善根。

所以佛在人道里面,正面地他是示现八相成道,这是显的一面;隐的一面,实际上有无量的化身,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随形众生,教化众生,“令种善根”。乃至于现在,我们不要以为佛已经灭度了,好像跟我们没有关系了,实际上佛的涅槃是一个示现。《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得很清楚,佛灭度之后仍然要以百千亿的化身,跟地藏菩萨一样,来救度众生。佛不是说涅槃了我该休息一下了,还是没有休息,让我们种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根。

这样就动经无量劫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跟随着我们,“随逐于我”。虽然我们迷惑颠倒,刚强难化,不知恩不报德,但是佛心没有一念的暂时地放弃我们。就像《楞严经》讲的“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就像慈母忆念那个离门远出的儿子,但这个儿子舍父母而流浪,他是从来不会想到在故乡还有一个慈母天天在系念他,关爱他,盼望他回来。我们一概不知道。

《劝发菩提心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法宇宙观之六道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一个概念,接着上一次的三界,我...

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慈悲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当中不能相互沟通?实际每件事情的发...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

看护比丘,就等于看护佛陀

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

把了生脱死当作头等大事

有两种世间法,有两种出世间法。一种出世间法是为了利...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不要被六根骗进了六道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四土圆融速成佛果

依天台从断惑的程度来分,十方刹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

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

大安法师: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念佛人与不念佛的人鲜明对比

一谈到西方,就是死亡的代言词,死了就什么都没有,非...

【佛教词典】善宿男

受持八戒的男居士。...

【佛教词典】发光地

菩萨十地之第三地。因修持佛道,而开发极明净之慧光,...

本焕长老长寿秘诀:心胸开朗,粗茶淡饭

出身新洲农村贫寒之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的本焕大师,...

鉴真大师东渡的故事

相隔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素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礼拜观音菩萨,可以得到不思议加持力

明朝时有僧人如幻,他有个朋友懂得易理。跟如幻说,你...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

秋季多吃6种素食抗感冒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抗体的本质...

三世因果迟速有报

前面讲因果的错综复杂关系,其中有一点让一些人难以相...

楼上磨刀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

禅观是把心带回家;那么净土的人,是从家里面再重新出...

昌臻法师《学佛先学做人》

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