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大安法师  2023/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的时候,才会会得那个真实义,这叫“会须心佛双忘后,日照山川处处通”。

什么叫“心佛双忘”?就是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开始是有一个对待,念到力极功纯,和念脱落,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打成一片,离开能所,这就是心佛、能所双忘,这就是一心不乱,这就是念佛三昧。到了这样的心佛双忘的阶段,就完全是一个超越的境界,就不是一个生灭法现象界里面的对待。所以到达心佛双忘,才知道极乐世界原来就在当处,“处处弥陀说法,时时莲蕊化生”。

这个都是由于念空,念佛的念空了,和念脱落了。这时候就是真念,真念就是真如的体性现前,这时候就生入无生,透过现象界的往生入到无生——不生不灭的法性之体。当下念佛就是念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离开生到娑婆世界,这叫“中流两岸不居”。

中流两岸,娑婆世界是在此岸,极乐世界是在彼岸。开始我们有厌离娑婆、欣求彼岸极乐世界的这种厌欣之心,到达和念脱落,就是苦乐双亡,厌舍离开,最终也不住在非苦非乐的境界。中流也不居,两边不著——双遮两边,双照两边,这就是中道。

到了这个中道,就可以谈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有资格谈了。如果我们还是在现象界、生灭法去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都没有这个资格的。唯心净土,那个净土唯的是妙真如心显现的清净的刹土。我们现在都是八识的心,怎么去谈净土呢?自性天真佛,阿弥陀佛是清净心显现出来的,我们都是杂染的心。

心佛双忘,那就有资格谈这个问题。到了这个时候,禅宗和净土宗就没有差别了,殊途同归了——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了。回到自性本元,都是同一个风光。无论是修禅宗还是修净土,都不离当下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即是佛,这一念心也就是禅。从这个意义上,是禅净不二的。

所以这时候就“日照山川处处通”。“日”就是我们智慧的光明,用日来比喻心花怒放,圆坨坨,光烁烁。这时候是照见山河大地,这时候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区隔了,就会体悟那个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一切通达,一切圆通。

这个境界在《彻悟禅师语录》里面,有一个偈子谈心佛双忘的。“一声佛号一声心”。佛号就是妙明真心, “心佛双忘趣转深”。念到心佛双忘,和念脱落,自性本元就契入得更深了。“定久不知谁唤醒,满天霜月照幽林”。心佛双忘就是那种清净的心体,寂定。寂定,这个时间很久,不知谁唤醒,不知是佛号把我们主人公唤醒,还是我们主人公把这个佛号唤醒。这时候,彼此、能所都融为一体了,不知谁唤醒了。这时候显现的都是自性的本地风光。满天霜月,也表达自性的光明现前,照幽林。这个“林”代表觉性——觉林,它很幽静,很深邃。这时候心性的全体大用就呈现出来。

所以我们念佛到家就是心佛双忘,这样就满天霜月照幽林、日照山川处处通,就会离开一切邪知邪见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推荐】对阿弥陀佛的力量有怀疑

我们念佛法门,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

念佛人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

梦里的境界是怎么出现的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问: 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

【佛教词典】真实身

(术语)魏书释老志曰:诸佛法身有二种义:一者真实,...

【佛教词典】子缚

(术语)见思之烦恼,对于苦果,谓为子,以烦恼系缚身...

龙树菩萨:往生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星云大师《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各位到这里来听佛法,...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

不能只为今生做打算

由于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通常都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

一切善缘皆回向愿生西方

斋僧供佛、烧香献花、悬幡建塔、念佛礼忏,种种三宝上...

常念「生死无常」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是印光大师警示我们学佛者的佳...

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

为什么出家人很少生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