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体有病很重视,心有病谁来重视

大安法师  2024/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体有病很重视,心有病谁来重视

一般的人都会注意自己的身体,身体有点发烧啦,有点疼痛啦,有点不舒服啦,就赶紧要去医院——排成长龙。他在这儿排,好不容易排到一个号,能够吃药了——怕死哦。身体有病他很重视,心有病谁来重视?你重视了吗?就谈这个问题。这来求教的是一个叫沈文州的人。这是个中医,他是以治伤寒病成名的。“名家”说明他的医术精湛,是一位名医。他也到了这里——乩坛上,来给菩萨顶礼。菩萨知道他是一个中医,就用他职业的行话来跟他对话:“寒入心包,当作何病?”

这个伤寒,跟大家介绍一下背景知识。中医,这个汉代有个张仲景,他做过一部重要的论——也根据《黄帝内经》这些古老的中医理论,做了一部《伤寒杂病论》。这部《伤寒论》在中医上属于经典的地位。他的这部论讲到什么叫伤寒病,就是只要发热之类的疾病都叫伤寒。

伤寒就是伤到了五脏里面。因为寒和热的阴阳要平衡,就是阴阳不平衡了,会体现为发热。所以治伤寒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去掉寒气来趋向温热,要养五脏的一种阴阳平衡。包含像中风、伤寒、湿温、热病、瘟病,都属于伤寒的范围。伤寒不一定就是理解的——浑身冷得发抖才叫伤寒,就是你发高烧它也属于伤寒病的范围。

伤寒病的面很广。张仲景把疾病分为两种,就是发热之类的病都属于伤寒病,不发热的疾病属于杂病。所以它的名称叫《伤寒杂病论》,就把所有的疾病都包括在这里面,就是分为两类:一个是伤寒病,其它的就是杂病。

觉明妙行菩萨是菩萨,五明都通,所以他就懂得这里面中医的道理、伤寒的机制。就问他,这个寒入到“心包”里面——心脏里面去,心是主火的,寒侵入到这个心脏里面,这个病很严重——那寒入心包你作什么病去治?沈文州就说:“这叫中寒。”中寒就是你的心中寒了。觉明妙行菩萨就应他的回答:这回答是对的,就是心里有寒气。

用这个比喻来告诉:“你们这些人只是知道寒气入到心脏里面就叫中寒之疾,你们很重视。”但是如果“邪入于心”——这里“邪”主要指邪见——如果邪见之毒入到心里面去,那是什么情况?那是要丧命的——“殒命之病”。这个“命”不是说这个生命的终结,是法身慧命死了。所以一个人遭受了邪见的毒,而且邪见毒入到心里去——坚定不移,拔不出来,他这个永劫以来法身慧命完全就沉沦了。这是一桩大事。你们一般人只知道身体有病很重视,来治疗它,来调养它;到了心有大病的时候你们却不重视了,却不会去咨询高明的医生,也不去求奇妙的药方。

谈到这一点,还真是切中我们现在的时弊。一切众生不都是关心自己身体吗?但是我们心理的问题那么多,谁来关心过?就目前有精神上障碍的、心理问题的,已经比例极高。前段时间我看一个数据,已经到了1.7亿。上个月有从深圳来的一位前辈学者,也在跟我讨论这个事。现在自杀率很高了,他看到都很可怕。这么多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自杀率持续增高,这些都是心有病。但多少人就是相信药物治病,从来不相信这个心病还能治。这是我们从小以来,无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整个教育,我们的知见就不对:我们的价值观就有问题,我们的行为方式有问题,我们的生活方式有问题。所以我们的心完全处在一个疾病状态。这个疾病状态靠那些所谓的知识技能,能够治吗?

我们这些众生都是病人了!不仅身体上有病,更重要的,我们心理有病了,我们知见有病了。我们只有求佛这个大医王啊。要求佛大医王,要求佛法的妙药啊,才能疗救我们哪!我们身体上有病,首先是来自心理上的病。心理上有贪、瞋、痴三毒烦恼,心理上有拨无因果、不信后世轮回的知见,我们身体上就有病了,乃至于我们这个地球都生病了——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污染问题、地震问题、战争问题,这些都是病症发作的问题啊!

究其根源就是我们心生病了,才整个外部都生病了,不正常了:阴阳失调了,五行相克相生的这种秩序紊乱了,五伦、五常不能体现了。所以整个的这个苦海呀!我们任心这样地生病,然后导致八苦交煎、火宅炎炎的患苦而不能觉悟,这不是极为悲哀的事情吗?

这几年来,由于很多众生遭受了很多的痛苦,也在痛定思痛。他们真的念佛非常恳切。他们觉得这个世间太苦,求往生的心还真的是发出来了,于是认真地求学佛法。所以在这个五浊恶世,在这个剧苦不堪的时代,我们不要仅仅是注意身体,要注意我们的心病,要投靠大医王这里来觉悟,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好——诸佛才欢喜。这才是以八苦为师,得到了一个觉悟。

陈大心奉教念佛,极其诚至。菩萨示偈曰:“八德池中莲已种,果然一念甚宏深。滋培虽藉如来力,长养全凭决定心。”又喻诸人曰:“此土有发愿往生者,彼土即生莲花。故作是语,汝等应生深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

净界法师:娑婆世界的苦与乐

蕅益大师解释经文,他习惯性用对比的方式,我们看第一...

此岸与彼岸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

如实知自心

坐禅的过程和我们人生的经历一样,二者具有共性。刚开...

【推荐】会伤害我们的是对事情的想法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约搭公车去赴会,车上乘客拥挤,...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只有一切顿舍,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对这个世间的舍,要从真实心里面真的你能舍得掉,真的...

【佛教词典】莎揭哆

(术语)梵音Svāgata。又作莎伽陀,沙伽陀,沙竭陀,...

【佛教词典】神秀

(605~706)唐代禅僧。汴州尉氏(河南开封之南)人,...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从医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

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

守金不舍堕蛇身

久远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很喜爱黄金的人。每天天色微...

尸婆罗尊者本缘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

中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

晋穆帝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昙摩竭多在洛阳依《僧...

认识你自己

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去见智闲禅师,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