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大安法师  2024/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为什么我们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那些国王大臣去关心,我们僧团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上根利智的人就是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以法为师。佛教重法,怎么样尊重都不为过。

释迦牟尼佛一成道,马上观察三千大千世界是不是有比自己道德智慧更高的人,要拜他为师。结果一观察他是无上士,没有比他更高、更有智慧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以法为师。大乘佛法是出生三世一切诸佛之母,由于菩萨按这个法修行才成就佛果。所以这种智慧、这种真理能够哺育我们的心灵、能够引发我们的菩提心、能够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们看佛经真的感觉到佛是一切种智者,六合之外所有的都知道。而我们凡夫只是靠自己有限的知见、逻辑思维所知道的东西太少了,而且太偏颇了。我们都很难建立中道的正见,不是执有就是执空,或者就是断灭见。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观念呢?凡夫的知见是不可靠的。

学佛法就好像我们练书法,你找到一个最好的字帖你就练。练书法临摹的过程把自己脑袋瓜子里的笔画结构全都抛弃,然后你临摹,临摹得越像越好。所以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以大乘佛法的知见转变我们凡夫的知见。凡夫的知见你都放下,你不要考虑自己的,你一想就错。唯有佛彻证了诸法实相,悟证无上正等正觉才把这种真理、这种法以慈悲心向我们传播。

这种法和真理是亘古亘今的、永恒存在的、超越时空的。有佛无佛,法和真理都常在。所以真理是佛发现的,不是佛创造的。佛把他发现的真理,这种法传播给我们就是要让我们离开轮回之苦,契证我们的自性的涅槃。了解这个之后我们就要通过读诵大乘经典,转凡夫的知见开发智慧。

就在开发智慧这一点当中,你怎么样才算有智慧?能够对这个五浊恶世产生厌离之心、能够对极乐世界、佛的法界产生欣慕之心。这就是有智慧的表达。如果读诵了若干年大乘经典,还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一念都放不下。你就根本就没有上轨道、没有一点智慧。佛非常慈悲呀,知道我们众生在这个五浊恶世虽然很苦,他还舍不得离开,就是由于他把一切看得太真实,所以留恋、执着、贪染。

佛就以二十二年的时间来讲般若系经典、讲诸法的空性,要把现象界的一切都观空,如电、如梦、如影、如阳焰,一切都是不真实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认知。大家说我们都没有智慧。现在告诉你智慧,对这一切作如梦想,都是在做梦。在梦中你认为一切都很真实,在梦中的喜怒哀乐一切都感同身受,你没有醒梦,你醒梦了,你知道,哦,梦中原来都是假的。

昨晚上做梦,第二天早上睁开眼睛,你知道做梦就不会放在心上,假的。但你睁开眼睛的当下,实际上你还在梦中。你昨晚上做梦有我、有他人、有桌子、有环境,现在一看也有他人也有自己,包括我们这个场面是不是也在梦中呢?全心即梦,全梦即心。所有的梦境就是我当下这颗业心,离开心是没有梦境的。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所感召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这些国土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都是在做梦。

那么在没有完全醒,无明大梦的时候,我们先做一个好梦。你做好梦也得从三皈五戒十善业开始啊。然后还要做一个更好的梦,你就念佛,念佛是醒梦的一个过程。声声佛号唤醒梦中人。等我们最后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把我们的无量光寿的那颗本心念出来了。从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里面升华出来了。这时候你就出梦了,这就证到诸法的空性了。

梦中分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啊。又在无大千当中从诸法空性又能升华出一个清净的妙有,就是极乐世界所展示的无尽的庄严。所以读诵大乘经典一定要产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这是我们读诵大乘的目标。在这样的欣慕心当中又能把我们的慈悲心,菩提心生发出来。不仅仅是读诵大乘经典,就是背诵了很多,但是你不了解其中的意思,了解其中的意思还要落实在行动当中,这样心性才能产生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学常见辞汇(十九画-卅三画)

十九画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 【劝诫】...

【推荐】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

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

星云法师《家中的佛像与香炉应怎样整理呢》

家中佛堂的设立,是遵照佛陀的遗教,可在家中礼佛及早...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

大安法师:怎样才算真用心念

问: 怎样才算真用心念?标准方法怎么样?有杂念就算...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

佛教里面哪部经最殊胜

问: 常听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又常听人说某某...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阿缚卢枳多湿伐罗。汉译观自在,指菩...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大安法师: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

问: 有人说,往生净土是万修一二去,而东林法音说,...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这个世间还有求不得苦。由于我们有欲望,对外部世界有...

万法虚伪,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触目菩提

而妄从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体。非于念外...

【佛教词典】死对头

(杂语)死路危急之时也。永觉续寱言曰:愤然如遇着死...

【佛教词典】处得

【处得】 p1019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言处得者:名色增...

一碗白饭的恩情

曾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数十年前,台北市的旧市区有...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

佛弟子应如何对待锡箔纸钱等

原文: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

修行人不可耽乐睡眠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

素食火锅的做法

现代人重视养生与健康,一般火锅的高荤高热量,虽然美...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儿白一半脸...

分析导致我们失败的原因

所有的事,无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方面的,失败原因: 首先...

文殊菩萨之微妙三德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