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无有是处

大安法师  2024/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无有是处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何以故?烦恼强故,未得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途,焉能救彼?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以施戒福力,或作王臣,富贵自在,纵遇知识,不肯信从,荒迷放逸,广作众罪,由此堕落。

莲祖以下疏文,详明阐述文句义蕴。首先援引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三段论述为证。龙树菩萨乃古印大乘佛教集大成者,佛在经中悬记以初欢喜地往生极乐净土的大菩萨,在震旦国唯一被推尊为八宗祖师的大善知识,故其教言有崇高的权威性。

一般来说,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已得无生法忍者,自宜以大悲为业,于生死苦海,广济众生。二者,未得无生法忍以还,及初发心凡夫。此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待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救度群萌。由是,龙树菩萨率直昭示,内具见思烦恼,外为声色所缚的凡夫菩萨,有大悲心,愿生五浊恶世救度苦难众生,无有是处。

何以故?五浊恶世,红尘滚滚,五欲诱惑力强。自无定慧忍力,心随五欲尘境转,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系缚,造作种种恶业,自堕畜生、饿鬼、地狱中,受诸苦报,自度尚不可得,何能救度众生。譬如自疾不能治愈,何能解除他人病苦。此正犹如有人以一杯热水,欲融化一大块坚冰,当沸水浇冰时似显融化少些,转眼其融冰处反而拱起更高。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亦复如是。

又此凡夫菩萨,假令得生人中,经由隔阴之谜,投胎之昏,前世修行些许功德遗忘。若生于浊世佛法衰微之时,难得值遇大乘佛法。或业重障深,闻而不信,岂不又虚度一生。或因前世曾修习布施、持戒等福业,得以投生人中富贵处,或作国王(真如喆禅师),或作大臣(青草堂禅师、五祖戒禅师、严首座等),或作大将军(悟法师),在此世间,富贵自在。然“豪贵学道难”(《四十二章经》),于此五欲享乐中,十有八九会迷失。纵然遇到真善知识为他讲念佛法门,亦不肯信受奉行。如是大多荒迷于感官享受,广作众多罪业,由此又堕入三恶道,甚可哀愍。

莲宗诸祖依圣言量,传达“三世怨”之惊心动魄的信息,云于此浊世,一个佛道修行人,若不念佛求生净土,与造作五逆十恶的一阐提相较,其下地狱的果报,只有一步之遥。造恶业者当生堕地狱,而修道不求生净土者,第二世得荣华富贵,于富贵中迷惑造诸恶业,第三世堕地狱。此“三世怨”的因果连环,吾辈净业行人,宜深憬悟。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讲:苏州吴引之先生,在清末科举中考取探花(第三名),有福德,有智慧,长相庄严。他向印祖禀告,自己前生是云南某寺院的僧人。印祖闻之,即慈悲劝告:“你既然前世是出家人,何不今世恢复你出家人的道业?”吴引之问如何恢复,印祖开示他念佛求生净土。他一听,不以为然地说:“念佛有什么稀奇?”印祖说:“天下顶不稀奇的是吃饭,你是不是天天要吃饭?”他听了还是摇摇头,不肯念。后来活到八十岁,无疾而逝。

可见,前世出家修道,今世得大富贵,幸遇印祖这样的大善知识,苦心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都信不及,不肯照做。莲祖所说“纵遇知识,不肯信从”,自古迄今,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

莲祖所引龙树菩萨这段重要开示,作为第五重法义立论的重要依据,亦与《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遥相呼应,吾人宜作座右铭,日日提撕,铭记不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

佛陀劝诫比丘勿以神通度众

昔日,佛陀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难陀城的波婆利...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教化众生的四无畏功德

说法无畏,你要有总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来了,一...

轮回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

净土行人必须彻底斩断此等念头

以此不可思议殊胜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况享福之...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佛法所说的「空」应怎样理解

问: 佛法所说的空,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呢? 大安法师答...

极乐世界的人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问: 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

佛性为何没有因果,它是如何产生染污的法

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纠结很久,万法都有因果,佛性为什...

【佛教词典】二罪

指受佛戒者所犯之罪,分为二类:(一)性罪,指杀、盗、...

【佛教词典】达磨驮都

(术语)Dharmadhātu,译作法界。或谓诸法之身体,或...

美满的家庭,要做到尊重与包容

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对方...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

恶马八态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世人生日,设宴会、张音乐、绘图画、竞辞赋,以之为乐...

佛陀有烦恼吗

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有! 信...

【佛学漫画】皈依

对于真心学佛的人,不会觉得皈依仪式是多余的,反而会...

让心先过

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这正是...

往生净土三资粮

净土三资粮为:信、愿、行。即是信仰、发愿、修行。...

未曾闻死亡声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世尊对比...

并不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

什么是绮语?绮语果报是什么?

问: 什么是绮语?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子的?绮语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