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39愿)受乐同于漏尽

大安法师  2024/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39愿)受乐同于漏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天人所享受的快乐,如同烦恼灭尽的大比丘(阿罗汉)所受的快乐。如果这一愿不能兑现,就不取正觉。

九法界众生悉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然何为真实快乐呢?业力凡夫追求的是感官快乐,以获得精美之色声香味触为乐。然此五欲之乐会变化,因能感之心是生灭法,所感之五欲外境会变异。所谓乐极生悲,苦尽甜来。是故,吾辈凡夫享受的这种快乐并不真实,属于外乐。

从修道的层面来说,有四禅八定的内在快乐。这种禅定状态乐受超胜于感官快乐,其质量和持续时间更为高妙长久。然此快乐亦属心意识范畴,不能恒久,纵然安享非想非非想定乐,八万大劫后还是会堕落轮回,并不究竟。

另有一种是法乐——法性之乐,这是从自性清净心所生起的乐。阿弥陀佛称性肇立此愿,即是惠予国中天人真实的快乐,这种快乐超胜于世俗的外乐与禅定的内乐,乃是法性之乐,比喻为如同漏尽比丘所受的快乐,即是见思烦恼断尽之阿罗汉的快乐。

“漏”是指烦恼。此漏有多义,兹举六义。一者漏有留住义,令众生滞留在三界。我等众生由于有无明烦恼,就会从六根门头漏泄过患,造诸恶业于此三界轮转不休。二者漏有淹贮义,令更多的业力种子被储存。每天妄想纷飞,都是给阿赖耶识储存业力的种子。三者漏有流派义,六根门头就会流出烦恼。六根追逐六尘,眼根希望看美好的颜色,耳根喜欢听美妙的声音……由此就会流派烦恼。

四者漏还有禁锢义,众生被烦恼禁锢在轮回中。五者漏有魅惑义,烦恼能够变换种种形态,魅惑身口意去造业。六者醉乱义,烦恼能让人像喝醉了酒一样,无惭无愧,颠倒放逸,以恶为能,不知羞耻。可见,漏即是我等众生痛苦的根源,轮回的根本。由于有烦恼在,吾人一辈子不得快乐,镇日忧愁逼恼,偶尔有点欢乐微笑,很快又消逝,乌云密布,可谓苦海无边。

我等众生自性本具快乐(即涅槃四德之乐德),然被烦惑所覆盖。阿弥陀佛从本源上解决,令往生者断除烦恼,一切流注、贪爱、五盖、缠缚全都断尽,心得好解脱一断爱染;慧得好解脱一断见惑。经云:“自然德风,徐起微动……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阿弥陀佛愿力流现的“德风”,有着甚深般若的内涵,能令往生者以无所得为方便,无取无舍,无住无着,旷荡念道(毕竟空),无他之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虚无空立,淡安无欲。入空无相无作三昧,又能作得善愿,尽心求索,不住无为,不尽有为,长与道德合明,恒与真如相应,清净定安静,乐之无有极,善好无有比。

《无量寿经》描述的净土天人圣众所安享的法性之乐,乃是九法界众生最胜最尊最妙之快乐。亦是内在法性涅槃之乐的彰显。阿弥陀佛以大慈愿力加持,令国中天人未证涅槃而得涅槃乐,亦是将佛地果德无条件的恩赐。我等苦恼众生,亟须领受这份恩典,往生净土,安享这份真实的快乐。何幸如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

有坚定的信愿很难,如何才能坚定地走下去

问: 我是因癔病进入佛门,我想真心地请教,有坚定的信...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问: 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善导大师超越其他祖师,这种说法对吗

问: 听有些法师说,善导大师是开宗立教的祖师,是祖...

印祖举往生事例示人死六验

张福泉婶母刘氏,生性淳笃,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

怎样才能恶业消灭,善根增长菩提不退

问: 我有一个佛友诵《地藏经》五六年了,但从未回向给...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弥陀佛的...

【佛教词典】火神救雉雏

(本生)有一阿练若处于野。野火将至。不知云何?以白...

【佛教词典】两业

(术语)日本传教大师定一家之学生式。其中置止观遮那...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

永不言败:超级倒霉蛋终成千万富翁

内心苦,倒霉遭遇无休止 1950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

人生的两个大包袱

我看到许多人每天都背着两个大包袱一个是珍宝包袱,一...

圣严法师《地藏菩萨的本誓愿力》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厨房,饱餐一顿后便睡着了。睡到天亮不...

何为傲慢

唐朝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郭子仪,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最美的服装与最好的化妆品

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也不是羽衣裳;更不...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结」

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