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大安法师  2017/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大安法师答:对,这个《阿弥陀经》最后讲到十方诸佛都在称扬赞叹,不仅称扬赞叹阿弥陀佛,也称扬赞叹释迦牟尼佛,他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在佛菩萨的眼里来观照这个世间,是非常苦难的。我们这个世间人寿两万岁的时候,就进入到五浊恶世的这样的形态,人寿百岁的时候,五浊恶世的情况就更为严重,劫浊、命浊、烦恼浊、众生浊,这些种种的恶法,所以叫恶世。恶世是由恶人所感召的一个世间,所以在这个世间,行此难事,确实就是信愿持名念佛。

藕益大师对这个解释非常精要,也是发前人之未发,它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来行念佛法门,来现量亲证。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来修行这个法门,证到这个法门的功德,而且又宣传这个念佛法门,那么娑婆世界是万古如长夜,我们没有一个众生能听闻到这个法门。所以释迦牟尼佛行持难事。

从两个层面说,首先是他自己,要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有个特点,众生怀疑心特强,这种与生俱来的贪嗔痴慢疑,疑的烦恼非常强。他很难对一种出世间法产生信心,甚至连世间的人与人之间各种东西都是信心越来越不足,所以为什么现在坑蒙拐骗这么多?为什么要加强警察、法律这些强制的东西?就是大家信心的德性越来越薄弱了,在越来越薄弱,也就是没有智慧的情况下,他要相信这个非常超越的,至圆顿、至简易,得到的利益又最高的法门,是非常难以相信的。

那么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他就示现了对这个难信之法的相信,而且去行持它,而且就用这六字洪名,来证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以他平等的慈悲心又对五浊恶世的众生去宣说这个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所以这两种都很难,在这个世间成佛很难,成佛以后为众生讲这个难信之法更难,是难上加难,无过此难。那么十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就赞叹他这两点,难能可贵,在这个世间还竟然可以念佛成佛,还竟能可以为那些罪恶的众生,来说这样的一个清净、超越、圆顿的念佛往生之法,这就叫“行此难事,是为甚难”呀!佛都说“难上加难,无过此难”,《无量寿经》“无过此难”,在这个世间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现在能闻到《阿弥陀经》,闻到念佛往生一法,要感恩释迦牟尼佛行此难行之事,要感恩阿弥陀佛还以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为救度我们这些众生,他由大悲心故,来宣说这个法门。那么佛是这样的悲心,知道很多众生不会相信,但是只要这个地球上还有一个众生相信,他都会宣说。所以我们也不要奢望这个法门,很多人一听就能相信。

但是只要有一部份相信,哪怕只要有一个人相信,我们都可以去做一些弘法的工作,这叫在生死苦海捞辘,捞起一些众生,哪怕捞一个众生出来,这个众生也成佛了,成佛了他又能够捞很多众生。我们也要向释迦牟尼佛一样行此难事,自己好好念佛求往生,同时随份随力,做阿弥陀佛的使者,劝进行者,行此难事,难能可贵,难能可敬哪,可贵呀,就能够得佛加持,增长往生的品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业障现前没有念佛,能往生吗

问: 病人平时信愿具足,念佛功夫不错,但临终时业障...

圣严法师:爱情为什么会变的这样恐怖?

问: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会带着刀子去谈判,想要杀人...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

怎样选择四十八愿中与自己相应的愿

问: 经过师父的分析、解释四十八愿,弟子对弥陀的功德...

念佛的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推荐】以佛号来压制妄想,那效果一定很差

我们这次的课程有三个忆念: 忆念真如、忆念阿弥陀佛名...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改形易道,这个是生命的真相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认知到...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

念佛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

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哪。我们每个...

末法时代众生饮苦食毒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

【佛教词典】三性非异不异

【三性非异不异】 p0205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此三...

【佛教词典】波罗提舍尼

(术语)波罗提提舍尼之略。...

人要学会放弃昨日的烦恼

人要学会放弃,放弃昨日的烦恼,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

处理问题的八个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于处理问题,没有能力的人面临问题就手足...

见忍法师谈慈善

不论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吉凶唯人招,最好存仁道

世间上的人,常常将挫折灾难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好,或...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

四种陀罗尼有何含义

陀罗尼这句话,是翻个能遮、能持的意思。遮,就是灭除...

耐得住才能成就大器

记得过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内容描述孙悟空修行的过程。...

为人处事的十二个法则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则,宇宙物理与人类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