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破戒后如何补救

大安法师  2011/06/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忏悔,也得下地狱吗?请师父开示!

答:杀、盗、淫、妄、酒,前四戒为性戒,又为根本戒。毁破根本戒,称断头罪,意为头被砍下来,无法接上去,不可救了。在戒律中,称不通忏悔,必下地狱。所以,对受戒、持戒,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受戒是在佛菩萨前的庄重承诺,筹量自己的根机能力,或受满分戒,或受多分乃至一分戒。只要受了,就得一丝不苟地行持,宁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如是求戒、受戒、持戒功德无量。这一切都是自动自觉的,戒律既具有原则性,也有变通性。出家修行也是自己发心的,没有谁来强迫你。出家得奉行出家的戒法,如世间法放不下,还可以舍戒还俗。还俗一段时间,又想出家,还可以出家。可以七次往返,这是对男众的施舍,女众只有一次机会。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诚忏悔,固然比不认识自己错误、不忏悔强,然就声闻戒律而言,犯根本戒的罪是忏悔不了的,果报在地狱。

所幸净土法门给了破戒行人一线生机。《观经》下品中生就是针对破戒的众生施设的,经云:“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证知破根本戒必将下地狱的人,阿弥陀佛悲愿予以救度,彰显阿弥陀佛威神愿力不可思议。吾人当如是领纳弥陀的悲愿,生感恩心,不可以此作为放逸破戒的借口。念佛行人宜奉持净业三福,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五戒修学法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开始有...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问: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

如何掌握给亡者助念和开示的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

念佛的四种方法

一、称名念佛, 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

学净土宗为什么还需要学天台宗

问: 我们修学净土宗的人,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为...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

禅是佛心,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问: 有师父提倡禅净双修,强调戒定慧,主张打坐,要学...

【推荐】一信之后,永不再疑

一信之后,更不再疑。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一信,在...

菩萨六度,布施摆第一

布施是一个好事。在菩萨六度里面,布施摆在第一。 大家...

【佛教词典】道原

宋代法眼宗僧。嗣天台德韶国师之法,为南岳第十世,住...

【佛教词典】摩诃弥楼

(地名)Mahāmeru,山名。译曰大光。翻梵语九曰:摩诃...

各种果蔬的营养功效

椰子 营养功效: 椰子汁液多,营养丰富,可解渴去暑、...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

龙树菩萨的出家因缘

龙树菩萨为南天竺国一大富贵人家之子,于树下诞生,因...

星云大师《律学修持法门》

我今天讲的律学修持法门,第一点,要跟各位讲的是持戒...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精力追求升职加薪

问: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一些精力追求升职加薪,以及更...

蕅益大师为何劝人夜礼观音

【原文】 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

恶口一言,角长头上;伤人一语,尾生臀际

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讲到了菩萨的四摄,非常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