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智圆法师  2014/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生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现世八法,而是为未来更广大地修持大乘道做好准备。

八因三缘,实际是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作为大乘利他的所依身,在寿命、相貌、出身、财富、威信、名声、根性、力量各方面都应当具备上等的条件,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成熟众生。这八因包括了世间一切的圆满,虽然人人都想获得这些,但是没有辨别业果的智慧,就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来创造。圆满的人身实际是从平凡起步修出来的,只要在生活中修好八因三缘,就可以现前圆满福德身。

八德之身,分别来讲:

第一是寿命长,能很长时间修行,因是爱护众生。

第二是相好,能让人欢喜而愿意接近听受教言,因是佛前供养明灯和新衣。

第三是出身富贵之家,这样自己的言教能让人敬奉采纳,因是身口意修恭敬,自己处在低位,象仆人一样。

第四是自在,既有大财富,又有好人缘,这样可以摄持众生,让他成熟,因是修布施。

第五是信言具足,说话别人尊重信任,有这一条功德就能以爱语、同事、利行摄受众生,因是不说妄语、离间语、粗恶语和绮语。

第六是具有大势力,这样做事业具有大能力,能由此摄持众生,使众生很快接受教化,因是发愿和供养。

第七是丈夫身,成为一切殊胜功德之器,在修法上有许多方便,因是欢喜丈夫功德,厌离女身等。

第八是大力具足,对于自他二利的事业没有疲厌,心力坚固,可以得智慧力发神通,修法是帮助人,替人分担,别人不能做的代他做,别人能做的充当他的助手,还有布施饮食。

懂得这些之后,就可以不离开自己的生活,修积未来的圆满人生。比如,照顾病人、老人、爱护动物、放生,这些是修长寿健康的因;在家里在单位里,把环境布置得整洁美观,这样来供养如来,将来会得相好;对人恭敬有礼貌,事事肯让人,把别人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就是修种性尊贵;每个月领工资时,拿出一部分钱救济身边经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修自在,将来一定会富裕有人缘;注意修好口业,说话不伤人、不骗人、不讲无意义的话,不破坏别人的关系,语言很和善、很真诚,别人就会信任你,喜欢听你的教导;常常发愿能摄持种种功德,对上师三宝、父母等殷勤供养,将来有大威势;爱丈夫性,做人行事正大光明,将来会得丈夫身;乐于助人,见到弱者就主动去帮助,对于上者也愿做他的助手,这样放下自己成全别人,身心的力量就会提升。

做这些善行,唯一是回向无上菩提,而且待人做事,都是用纯厚的心。这就是心清净。每天都这样不间断地作、认认真真地行,就是加行清净。有了这两个清净,自己的相续成为妙田,做什么都能出生大福德。这是在生活中修好八因三缘,把佛法贯彻在现实的人生当中。反之,一天大多数时间都不和修行结合,只是形式上做一做,得到的实际利益就不大。如果能真正去行,不要到来生,今生就会转变,行得猛利,三年就会见大效果。

从更近的角度,下半生比上半生增上,一年比一年增上,一月比一月增上,甚至上根者一天比一天增上。自己可以做试验,在家里对父母、眷属修好这个法,在单位里也这样实修,看看自己的身心、人际关系、事业,各方面是不是在增上。所以,业果这个法贵在实践,真正按八因三缘来修,决定可以全方面转变命运,不在这里实行,恐怕学佛修道很难有坚实的基础。

临终时何业先熟,我们根据重业先熟这一条,生时就可以为死时作准备。临终的问题有两点:第一是唯一随业牵引,其他带不去;第二是以善业力决定安乐,以恶业力决定痛苦。所以一生行善,善业重的人,死时很自在,有的是谈笑而逝,有的坐脱立亡,没有任何痛苦。修净土之人以真信切愿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一生用功,使它成为重业,临终自然往生。

如果没有重业,就要看近业,所以临终关怀很重要,要为临终者提供助缘,让他能在善心的状态中去世,以引业善而得生善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楞严经把生命分成二个根本: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就...

接受「还不圆满」的自己

在过往的经验中,你肯定会遇到相当多不容易、让你很伤...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佛教词典】独觉

(术语)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

【佛教词典】道树经

全一卷。三国时代吴,支谦译。又作私呵昧经、私阿末经...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问: 师父!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怎么面对如灰尘的人事...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

功德宝山神咒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3》

各位同学: 我今天第三次来和各位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推荐】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

灵山只在汝心头

忆念三宝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时刻忆念什么,心就会和...

忏云法师谈欲念

眼观色、起心动念;耳听歌舞倡伎。眼看舞,耳听唱,戴...

少年时代的玄奘大师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是萌发理想的时...

晚上自己睡觉害怕怎么办

问: 师父,晚上自己睡觉害怕怎么办?念什么经,或者有...

印光大师《三皈与五戒十善》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

善巧方便化婆媳间的矛盾

话说兴化县商人马文安,品学兼优,且喜研究佛理,他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