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大安法师  2011/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解决?

大安法师答:现代人大多内心很空虚,尤其是青年人的迷茫,其形成之因与解救之方,这两大问题非只语片言所能说清。这里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宗教的诸多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大问题其由来也渐,疗治亦颇棘手。然此问题关系着个体的休咎,民族的兴衰。于此不妨从佛教文化理念的视角,略标一二。

现代中国人迷失了深层心性的依托(或谓安心立命之所),在感官物质的迷宫里,受与生俱来的盲目力量(贪欲)的驱使,加速度地追逐五欲(财色名食睡)的最大化享乐。然而五欲的享受是暂时的,是无常的,是会乐极生悲的。更何况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要获得五欲的满足,是非常不容易的。以至于有些人采取非道德的手段达到其目的,美其名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这种生存状态中,道德的观念,精神的价值,审美的好乐,生命意义的探索,这些概念对现代人是那样遥远、疏离。人人每日都心系名利,我们可以看看闹市中匆忙的身影,绷紧的脸庞, 警觉的眼光……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人到底为了什么呢?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幸福么?高科技的便捷,高消费的奢靡毕竟不能填补心灵的空虚,反而形成一个悖论:追逐外境的程度越高,迷失内心的程度就越深,所谓“嗜欲深则天机浅”。于是,现代人内心的空虚与迷茫在所难免。

拯救之路究竟在何方?从哪里跌到,便从哪里爬起。我们迷失心性,追逐外境,遭受诸苦。现今一念回光,寻找精神家园,获得安心立命之所。从体起用,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方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刻了知一件事情(此事由世尊金口所说),在法界中,有一位慈悲超逾父母的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都在慈悲关顾着我们,随时给予救助,令我们在一切厄难痛苦中,获得大安心、大安乐(“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这是弥陀因地之大愿)。只要我们至诚皈投阿弥陀佛,一切身心的苦恼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我等奉行净业三福,世界也会变得祥和美好。深信切愿,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求生安养乐邦,即是无与伦比的良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愿

问: 当下凡夫业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尽力精进,如临终...

为什么一念佛就邪念顿生

问: 请问法师,我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邪念顿生,为什...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念佛人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大安法师:什么叫发邪心

什么叫邪?发邪心,立邪愿的相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

【佛教词典】受业院

(杂名)始受出家之业之寺院,称曰受业院。见象器笺一...

【佛教词典】俱攞钵底

梵语 kulapati。意译作家主。求法高僧传卷上载,若有一...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假如生命只有三个月,该怎样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里坐了二百多人听我开示,结束后,大家...

让愿力强过业力

神通力虽不敌业力,可是业力不敌愿力,往生极乐的念佛...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

【推荐】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问: 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

专治想不开的21句话

1.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不要害怕...

这样赚钱花钱必能增加福报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我们活得痛苦的时候会哭泣;我们受到委屈的时候会哭泣...

以水譬喻七种人

昔日,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告诉比丘...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

【推荐】以逆境苦难为师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