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水譬喻七种人

2022/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水譬喻七种人

昔日,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告诉比丘们:“我将以水为喻,为你们说明七种人,你们当用心谛听,善加思惟。”比丘们恭敬回答:“如是,世尊!”

佛陀接着开示道:“第一种人恒常没溺于水中。什么样的人会如此?行种种不善、恶法缠身之人,将来罪业果熟,便要堕入地狱中受苦,无可救拔;这就是恒常沉溺水中之人。

第二种人从水中冒出头后,又会再度沉没。这是什么样的人呢?能够相信善法,有惭愧心,唯信心薄弱,仅修少许善法。这样的人只能短暂从水中冒出头来,之后又会再度沉溺水中。

第三种人能够浮出水面,环顾四方。这是什么样的人呢?能够相信善法,有惭愧心、勇猛心,对于所造诸不善法,皆知惭知愧而不敢复造。这样的贤者,就能从水中冒出头,而不再沉没。

第四种人能够完全出离水面。这是什么样的人呢?能深信善法,有惭愧心,惭愧诸多善法自己未能实践,而精进修道,断除身见、戒禁取见、疑等三种烦恼,证初果须陀洹,不会再退转堕入恶道,于天上人间往返七次受生后,当证阿罗汉果。这就是能真正离开水面,不会再沉溺之人。

第五种人已出离水面,将要到达解脱的彼岸。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深信善法,有惭愧心,惭愧诸多善法自己未能实践,而精进勇猛,不仅断除身见、戒禁取见、疑等三种烦恼,而且贪欲、瞋恚、愚痴烦恼淡薄,证二果斯陀含,于天上人间往返一次受生后,即证阿罗汉果而得解脱。这就是已出水面、正在通往解脱彼岸之人。

第六种人已经到达解脱的彼岸。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深信善法,有惭愧心,惭愧诸多善法自己未能实践,而精进勇猛,断除贪欲、瞋恚、身见、戒禁取见、疑等五种烦恼,成就三果阿那含,寿终后将生色界、无色界,于彼漏尽烦恼、证阿罗汉果而般涅槃,不会再来欲界受生。这就是已从水中出离、到达解脱彼岸之人。

第七种人已经登上解脱的彼岸,且能于岸上清净安立。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深信善法,有惭愧心,惭愧诸多善法自己未能实践,而精进勇猛,漏尽烦恼,得成无漏圣道,成就心解脱、慧解脱──此心离于贪爱系缚、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而得解脱,且成就禅定、证得神通,彻底断除生死的根本,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会再来受生。这样的圣者,就是已登上解脱彼岸、且能于彼岸安立之人。

比丘们!我以水为喻来说明七种人,这是诸佛如来以大慈悲心为声闻弟子所说,希望弟子们都能获得安隐,度生死海。你们应闲居静处,或在树下、或在空处,静心禅坐,勿有懈怠。若不勤加精进,将来必致忧悔。这是我对你们的教诲。”

比丘们听闻佛陀的开示,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佛说碱水喻经》

省思:

故事中,佛陀以水喻生死大海,而七种人则分别对应由凡至圣的七种层次。众生迷惑不觉,在生死海中沉沦没溺;或虽知善法而不能勤行,仍于苦海中载沉载浮、头出头没。若能深信佛法,具足惭愧,以勇猛心精进行道,渐次断除烦恼,必能出生死苦海,登涅槃彼岸。为佛弟子,当谨遵佛陀的教诲,修善断恶,除灭烦恼,如是精进坚持到底,必能了生死、证涅槃,得究竟解脱、真实安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皆得解脱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

四十八大愿——(第42愿)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而不少人,学佛之后,处...

【东林寺原创绘画】恶知识是如何把你带进地狱的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为大众宣说“僧伽吒”这一妙...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

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

【推荐】这个法门是灭罪解脱最好的法门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以虚幻为实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男子因一时的气愤恼怒,厌恶世人...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10个生存之道

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

扫除尘垢得解脱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槃特尊者告...

守财奴的感悟

有一个守财奴,非常吝啬,从不曾布施过一毛钱。他对自...

一与二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

【佛教词典】猛利乐

【猛利乐】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猛利乐者:谓...

【佛教词典】死苦

【死苦】 为四苦之一,八苦之一。即五阴坏时或寿命终时...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

禅宗讲的「不立文字」是什么意思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

纠正别人的缺点,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

【原文】 瞎堂曰:学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后可以正己...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修法前应当先修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 「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

圣严法师:勤劳健康最好

身体虽然重要,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所以健康应该是指身...

人心的九个结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本分的钱都受不住,意外的财能守住吗

人人都讲发财,所以炒股,发财来得快嘛。可也别忘了赔...

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一)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