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那还要念佛吗

大安法师  2011/07/15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我已经往生了,就不需要一天一万声佛号。你一天念一万声佛号,就说明你是信心不足。”请问这种观点对吗?

大安法师答:这种观念原来也有人跟我说过。学佛法一定要理事双备,不能执理废事,当然也不能执事迷理。《无量寿经》是把净土法门圆顿的这一面表述为一念净心即得往生,只要我们具备一念清净的信心,就能直通弥陀的慈悲愿海,愿海光明就把我们紧紧地摄持住。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一念净心不是那么容易承担的。《金刚经》谈到,这个清净信心则生实相,清净的信心就是实相的心。我们有实相的心吗?如果没有实相的心,怎么说有一念清净的信心呢?所以对自己要看得很清楚。我们多生多劫以来是具有“疑”这一根本烦恼的,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众生,要接纳净土这样大不可思议的、佛的果地上的妙法,我们只能说有一定的信心,或者多信少疑。具有百分之百的圆满的信心,而且一下子就具有了,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可以说是难得其人,极少极少。我们只是具有一定的信心,信心里面是夹杂着怀疑的。

在《观经》中谈到上品中生和上品下生往生者,他在临终的时候都会有怀疑,怀疑是不是真的有净土,怀疑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会来接我。上品尚且如此,更何况中品和下品。由此可见,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绝大多数都是夹杂着怀疑的,所以我们在事相上一定要勤修三福,一定要执持名号。用执持名号来断除疑根,而且还要具足一定的数量。“我已经往生了,如果再念佛就说明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足,是没有必要的。”这完全就是邪知邪见了,大家不要去听从。所以我们一天要念一万声,最好三万声五万声,净土宗祖师都是这么开导的。我们不要去听这些谈玄说妙的东西,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他是不具备一念净心往生这样的资格的,然后甚至连持戒都不要了,吃点肉喝点酒也没关系了,有的人原来受的五戒还退戒了。这些大家要认真分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念佛是愚人所为吗

【原文】 或问:妙喜云愚人终日掐数珠求净业,念佛果愚...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问: 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

【推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

如何理解「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问: 如何理解《金刚经》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是不是有些时间段不可以点香呢

问: 原早晚课已定好,但特殊情况过了时间,晚上几点...

崔婆往生记

宋代山东东平府梁家雇了一位保姆,叫崔婆,是淄州人。...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动物实验所造的恶业与果报有哪一些

问: 法师您好!我是医学专业的学生,读研会涉及动物...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问: 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

【佛教词典】圣谛现观

谓于见道之位以无漏智观四圣谛之境。即于见道苦法智忍...

【佛教词典】正法

1、真正的道法。   2、正法时期。...

【视频】慧律法师《大小乘戒律之差别》

慧律法师《大小乘戒律之差别》

【视频】禅宗传法偈

禅宗传法偈

【视频】净土圣贤录白话故事

净土圣贤录白话故事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

歪打正着

人的一生,谁都难免会犯错,不同的是面对错误的态度。...

慧律法师:大骗子与小骗子

有一个老和尚住在山上茅篷,修行修了二十几年。 有一...

有病治不好就要发大惭愧心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

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会到来

净土宗的祖师彻悟祖师,也叫梦中禅师,在前半生之中示...

生死关头不迷惑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

给别人的幸福让道

那天早上,一辆公交车正在行驶,车上都是去上班的人。...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重宗旨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

把不妄语作为口业的最高准绳

口业,我们第一句话是病从口入,吃很多肉,吃很多不应...

弘一法师与护生诗

关爱生命,保护生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