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因果轮回是否真有其事

大安法师  2011/10/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大安法师答: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一种悬设,而是实存的事实,由五眼圆明的佛陀所现量亲证亲见到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广阔的时间当中,由其善恶业的这种业(karma)的力量导致种种错综复杂的生命表相。我等凡夫心量狭劣,慧眼未开,不得而知。佛以悲愍心将这一善恶轮回之事和盘托出,令众生心生敬畏,止恶修善。我们由佛慈悲宣说方知如何走上光明、走上解脱、走上自在。由此,我们戒慎惕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制伏烦恼,开显佛性。由于深信轮回善恶法则,惩恶劝善才有坚实的依据。众生由此才能自律慎独,个人获福,社会由之祥和安隐。

神道设教不仅是佛教圣人,而且也是儒道两家圣人教化众生之大权。神道设教的理论依据来自《周易》。神是神妙莫测、不可思议之意。世出世间一切神妙不可思议者不出心性之外。所以神道即是本心,是诚明,是仁心,是佛性。从神妙佛心中流出的教法,即是神道设教。

天以春夏秋冬四时更迭不乱作为神道,惠及苍生;圣人以本性内具的仁义忠恕为神道,教化民众。平时事相中都蕴含着神妙的理体。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深植在每个众生内心,不是由外面施加的本有的德能。故云“万物皆备于我”,一切悉皆具足在心性中,因而“反身而诚”,回光返照契入真诚的内心,便“乐莫大焉”,就能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这就是颜回之所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奥秘所在。

颜回那么贫穷,然而淡然安乐,这是自性的快乐,非五欲感官之乐所能比肩。一个人念佛安住在六字佛号中,便能获得身心柔软的法性乐,沐浴在弥陀光明照摄中,法喜充满。念佛法门举体是不可思议的佛果境界。释迦牟尼佛在娑婆秽土,宣说念佛往生净土一法,用种种善巧方便令我等众生生信发愿,老实持名,亦是圣人以神道设教成功之一例。神道设教的理论依据乃是感应。法界中至深邃广大的方面即是感应原理。唯信能入,唯行能证,愿共勉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求生西方后为何要发愿到娑婆度众生

问: 请问法师我们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为何又发愿要...

阎浮提众生的业感差别

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三业能感得百千种报应。有现报,现世...

星云大师《福报哪里来》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无意义的。几岁...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

不要觉得人生亏欠了我们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

【推荐】这个法门是灭罪解脱最好的法门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为何要注重回向

问: 为什么要注重回向? 大安法师答: 一般我们做的...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世间的事务,永远了不了

修行要务,立愿为先,建立大愿为当务之急。菩萨又向众弟...

以祖师正确的知见做后盾

蕅益大师会特别强调往生的条件: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

以果地觉作因地心,把弥陀功德转为我们的功德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到底在什么地方?他的理...

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佛教词典】阿赖耶识与杂染法更互为因

【阿赖耶识与杂染法更互为因】 p0784   摄论一卷八页...

【佛教词典】有无二见

指有见与无见。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有见为常见,无见...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推荐】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

「多闻」比不上「反闻」

这一段是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

【推荐】就算贪恋一枝草,也还要再来轮回

一、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没有摔伤啊?! 有一...

期待父亲的笑

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亲是粗犷豪放的汉子,只有我们做...

念佛为何越念杂念越纷飞

问: 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

摆渡自己的心灵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长途摆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们只...

思惟十二光如来的功德

阿弥陀佛这十二光如来的这种功德我们要常常思惟。当我...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

人生的八怕

人在世间生活,有的人春风得意,无忧无虑地享受人生;...

净慧长老与企业家机锋对答三则

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