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觉得人生亏欠了我们

净界法师  2021/1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觉得人生亏欠了我们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比较淡薄。一个人,只要你内心过得去,你能够跟自己沟通,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所以,理论的基础,不表示我们马上做到,但是你能够说服自己。你只要心中理论通得过去,你再勉强自己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相对容易。

如果理论都通不过去,那你这种修行也不会持久,因为你根本没办法说服你自己,你只是一种勉强的事修。佛陀要把这个一天到晚在外面攀缘的乞丐带回家,他会告诉你,你在外面流浪,后果是你什么也没有得到,然后你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他说有一个商人,做生意的过程当中有人跟他借了半个铜钱。一段时间以后,这做生意的想:我应该把这个钱要回来,借了一段时间了!他就准备去找这个某甲,要把这个某甲的钱要回来。可是这个某甲住的地方前面有一条河,所以这个生意人只好找了一个船夫把他载过去,就花了两个钱。

结果去找这个某甲的时候,他刚好不在,就落空了。那只好怎么办呢?只好又找船夫把他载回来,又浪费两个铜钱。所以,他去找这个人花了四个铜钱。这个人本来借他多少?借他半个铜钱。结果他半个铜钱不但没有找到,一来一回却花了四个铜钱。

这个做生意的人是谁呢?就是我们凡夫,我们就是这样弄的。每一次临终的时候,我们心中有遗憾,总是觉得人生亏欠我。哪一个人死的时候是心甘情愿地说“欸,刚好,我应该走了”?没有!那么你心中有所遗憾。糟了!你会在来生里面寻求弥补。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人生本来就不公平,因为你这个业力本来就不只是算今生的,它多生多劫算。但是我们从今生来看,总是觉得人生有所亏欠。我这么努力,我怎么活这么短?好,你觉得人生亏欠了你,所以怎么办呢?那你就再来一次呗。再来一次的后果,你损失更多:你本来是要要回半铜钱,结果损失了四钱。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是时候该看清楚生命的真相了。在三界里面轮回,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除了生老病死的折磨以外,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应该怎么办呢?该回家了!其实我们家有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开始内观真如,启动我们的真实智慧;一心三观,来启动我们的自性功德力。

所以《法华经》的前十四品,从<方便品>一直到<安乐行品>,佛陀讲的就是这个观念,权法妙、实法妙,怎么利用方便法门调伏我们对三界的爱取,怎么用真实法门启动我们真实的功德,形成了一种内外兼修的莲花式的修学。外有莲花,就是权法,我们修习各式各样的方便门来庄严其生命;第二个,我们启动内心的功德,就是莲子。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迹门,本迹当中的第一个,迹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恶口伤人的果报

恶语伤人时人们一般会拿直爽作挡箭牌:我很直爽,我有...

金明法师《用佛法来剖析人生》

主席、各位同学: 今天承贵大学佛学会之约,来此演讲...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观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昔时,释迦佛出现于世,为父王及大众宣说观佛三昧法门...

【推荐】做人的四项原则

怎么做人呢?做人有四项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赚钱很重要...

一千斤的盐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

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居士团体可以称为「六合敬僧团」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大乘佛法皆说空与不空两方面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

毛巾热敷的十种保健方法

中医上讲温则通,通则不痛,用毛巾热敷实际上就是达到...

祭祖时可以烧纸钱元宝吗

问: 法师,我们佛弟子在祭祖的时候,还可以烧纸钱元...

【佛教词典】遍成诸行

“顿成诸行”之对称。修行菩萨,自发菩提心,至“等觉...

【佛教词典】讲师

(职位)法华会最胜会等讲经义之人也。每讲会选其人。...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

人人都可以轻松背楞严咒

许多人都知道持颂楞严咒是很殊胜的,但往往一提起楞严...

人为物役,就是物的奴隶

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

广钦老和尚《心要怎么修》

修行最佳的环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

临终时要摆脱妄想的执取干扰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

【推荐】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

人善土地就丰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经》上讲,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洁之地,供养...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乐

世界上的人人都想拥有快乐。但是,多数的人觉得快乐在...

净土法门唯上智与下愚不疑

有世智辩聪,心意识很发达,逻辑思维是很发达,包括通...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有诸多的净土,为什么就唯独指...

蚂蚁的哲学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