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如何能权衡于期间呢

达照法师  2013/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生死都是一种痛苦,而我们又如何权衡于期间呢?

达照法师答:如果认识到了生死的痛苦,那就发心超越生死,这是唯一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对这一期最为难能可贵的生命最好的交代!努力吧!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如法行持!

问:人的命运、情绪、心念真是变换不定,和常识和道理总是南辕北辙。用生命和痛的尝试,能忍受的不能忍受的都随着时间在过,直到那么一天开始聆听师父的教诲,生命呈现出了它的意义。

达照法师答:生命的意义:一、对自己而言,只要给自己的内心减少烦恼痛苦,直到不再烦恼痛苦,这样活着对自己来说才是有着生命的意义,否则便是于己无益,亦无意义可言。二、对他人而言,只要给他人增加快乐欢喜,直到给所有身边遇到的有缘人快乐,才是活着对人有益和有意义,否则也是于人无益,亦无意义可言。倘若,不但不能给人快乐,反而给人痛苦,伤害了别人,那么活着就是别人的灾难了。可不慎乎!阿弥陀佛!

问:修行佛法能治疗心理疾病吗?

达照法师答:佛法就是治疗心理思想、内心烦恼等一切心病的方法!通过治疗心病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生命状态。

问:我朋友的父亲生了癌症,因为怕经济上连累女儿,而且也受不了痛苦,所以上吊自杀了。朋友非常痛苦,请问法师,如果他做功德,父亲还能得救吗?要怎样做才可以呢?

达照法师答:朋友的父亲采取这种方式死亡,实际上是使自己掉到一个更加痛苦的世界去了。如果他能够一心一意诵经念佛或者恭请高僧为之超度也会有用的,最好是四十九天之内,将他父亲生前拥有的财物供养布施给有道心、有道德的寺院的师父,为他父亲作大布施,然后自己一心念佛诵经回向给他父亲。如果能够在四十九天内每天念佛不断(用心默念),必能得生善处。

问:我不要不好的心情与行为,我也不要好的心情与行为。烦恼、妄想、颠倒、放逸、懈怠,这些他们在哪?拿来看看!

达照法师答:情绪不是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能不要的!如果你不想要就能够不要,烦恼、妄想、颠倒、放逸、懈怠也是你不想要就能不要了。如果不要了,也就没有什么修行可言,也就无修无证。那还谈什么“修行是苦的”呢?把苦拿来看看。

问: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烦恼和痛苦。请师父开示,给我一种解脱烦恼和痛苦的方法。

达照法师答:人生天地间,哪有不苦的道理?佛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除了学佛修行,别的终究不是解脱的办法。所以,你可以先去皈依三宝。如果方便的话,在附近有寺院有清净的僧宝证明,就可以皈依成为三宝的弟子,才是如法修行的开端。如果有何不懂的地方,当然也可以跟我一起学习。

问:尊敬的达照法师,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想请达照法师指点迷津。我的丈夫脾气非常暴燥,很小的事情就能发很大的脾气,打人、骂人。曾经有人对我说,是我上世欠他的,我从心里面也是想着今生还完给他。现在他更加变本加厉,不近人情,我的心情很坏。以前只是想着,对他的母亲像是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对他的兄弟姐妹像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家里面的家务事不让他费心,这样一来他心中能够感觉到一种温暖,能够改变心中暴烈的一面。可是事情却很奇怪,他不是今天找这样的事,就是明天找那样的事,很多常人看不到的一些小的细节,他都要挑出毛病来打一顿,骂一顿,逼你认错,拿火烧你,拿刀砍你,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现实,求法师指点。

达照法师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心中时常忆念佛的功德、佛的慈悲、佛的忍辱、佛的无所得、般若毕竟空,最好时时刻刻都想着佛,念佛不停,对阿弥陀佛能够常忆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最后一定会慢慢地改善了。 至于人家发脾气的事情,那就要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了,也不能千遍一律地一个脸孔对待,一个方法对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这个境界好还是先前境界好

问: 我在以前修行时,头脑中经常出现读经、背经和睡中...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问: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所谓火烧功...

他「死于」53岁,但一直活到98岁

约翰D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

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问: 弟子经常将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同时时常谨...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达照法师:生命的内在景象

平常人讲:你这人要自觉一点、思想要有觉悟。这里所指...

痛苦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世间是无常的,一切相皆会变化,我们真...

达照法师:从意根下手

这个意根啊,不容易,讲妄想我们大家知道,脑袋那个老...

愚人食盐的启示

经云: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

【佛教词典】达罗毗荼

(地名)古国名,在南印度境,其领域跨帕拉尔河,有今...

【佛教词典】四种僧物

(名数)一,常住常住僧物,又曰局限常住僧物。约于界...

哪有闲心去看戏

过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

证严法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是冤家,亲是亲友。债主,就是...

以四种行门来摄受教化众生

四摄法是大乘菩萨的法,以四种行门来摄受众生,教化众...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

消气歌

消气歌(一) 世间万般事,哪能尽如意,遇事要想开,...

快乐的秘方

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亲戚和朋...

念佛当心存敬畏,立早晚课,读经看论

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

如何正确的拜佛和念佛

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五点记...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

佛的六种神通

1、宿命通: 知道过去世多生多劫的生活状况,也知道其...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