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愚人食盐的启示

达照法师  2016/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愚人食盐的启示

经云:“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用现在的白话来说:过去有一个愚痴的人去别人家里做客,那家主人请他吃饭,他嫌饭菜太淡了没有味道。主人听到了他的话之后,就又加了一些盐巴下去。于是饭菜的味道就更加鲜美了,那个客人因此心里想:这个饭菜之所以变得美味起来,都是因为有了盐巴的缘故,仅仅用了少许的盐巴尚且如此美味,更何况多用呢!这个愚痴的人没有智慧,傻乎乎地想了之后,就直接拿盐巴来吃,吃了盐巴之后,嘴巴就特别难受,以至于丧失了辨别味道的能力,反而因光吃盐巴而受伤害。

就像有些外道,听说节少饮食有利于修行,甚至可以得道,于是就进行了断食,或者七天乃至十五天,徒劳无益的疲劳困苦和饥饿,对修道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就像故事里的那个愚痴之人一样,以为盐巴可以得美味就直接空口吃盐巴,而导致了口腔的损坏,也是非常愚蠢的。

世界上所有美丽的东西,都在于和谐之美,如果失去了和谐的格调,任何事物都会显得不美了。比如最美好的音乐就是所有音符都能够和谐统一,此起彼伏,协调一致,美妙无比,才会演绎出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否则就是噪音,令人身心苦累而已。人生也是如此,身心状态、行为修养、言语举止、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事业家庭、社会关系等等,也要和谐相处,团结进步,才是美丽的人生,否则就是不幸或者不够幸福的人生了。

通常的人都会在一生中不停地去追求家庭事业、感情欲望、钱财享受、地位权利、荣耀尊严等等,因为感受到这些所追求的东西能令自己的生命“美味”许多,但如果仅仅只是追求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而把生命本身需要的和谐之美忘记了,那就会偏离了原先自己努力的初衷,因为每个人的初衷都是想把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过得更加完美、更加灿烂的。

有些修行人也会很容易陷入这种偏激的追求当中,一味地苦行,或者片面地执著一种行为,而忘记了自己的身心和谐、自他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忘记了修行的最初目的是要断除妄想杂念、破除生死轮回的怪圈,从而跳出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惯性思维,反而更加执著于有相而无常的世间法则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被烦恼贼掠夺

从前,有两个人结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个照应。...

卖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什么叫酒呢?只...

愚痴者只看外表

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

周利槃陀伽愚昧的业因

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生性愚昧、驽钝,其他的弟子便...

人如群牛

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舍...

「拙」一点,人生就会比较平安顺利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酤酒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禅修三部曲

一、 看住当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如是倾注。 久久...

训练放下自我

当你把这个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会发现痛苦也因此放...

【推荐】开发内心快乐的源泉

人生所有的境遇,都可以是快乐的,也都可以是痛苦的。...

达照法师《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

佛法是让我们在修行道路上解除烦恼、痛苦,了脱生死轮...

【佛教词典】式叉摩那学法犯相

子题:缺行、式叉摩那缺行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若学...

【佛教词典】伊罗跋提河

(地名)河名。异称跋提。译曰贤河。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懒是大恐怖!你想要的美好统统离你而去

别译杂阿含经 八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

不要带着某种功利的目的去信佛吧

我所在的城市,地下是一片煤海。太多的人拼死违规偷采...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饭前供养偈

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

画佛像为什么能够成佛

前面是雕刻成一个立体的佛像,这以下是用手工把它画制...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

如何将中道之理运用于实际修行中

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